北京海淀发布87项专属服务 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港湾
4月22日,海淀区举办新就业群体系列服务项目发布活动。现场发布87项服务项目,涵盖医疗健康、就餐优惠、居住便利、技能提升、权益保障、融入治理等类型,深化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格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医疗健康领域,新就业群体可签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享受“线上”健康咨询、延时服务、转诊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海淀医院将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医院”,开通专属“线上健康咨询平台”,并提供AI问诊服务,联动全国三甲医院专家提供在线复诊、用药指导及线下转诊绿色通道。
就餐优惠方面,海淀区持续发动连锁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就餐、歇脚、手机充电等服务,推进“海淀食堂”给予折扣优惠或专属套餐优惠。
居住便利上,开展“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试点,选取部分租金低、条件合适的宿舍型房源面向新就业群体租赁;探索实施“社区暖居”计划,发掘社区租房资源,为工作稳定的新就业群体提供租赁服务。
助力畅行方面,将破解“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服务困境,在大型商圈和“微商圈”周边建设小哥驿站、设置停车区、充电桩换电柜等,探索“码上进门”新模式,为无法骑行进入的社区提供手推车。
技能提升领域,海淀区把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相结合,试点开展跨境电商、视频切片制作等技能培训,鼓励创新创业。同时推出中关村学院学历提升全额资助计划、北京大学“友好校园”研学活动等,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
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区将坚持“五全”理念,整合全区26家委办局和单位、29个街镇和15家平台企业资源,打出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组合拳。这一系列举措,让新就业群体在海淀不仅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更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