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美债被抛售为何会让特朗普慌了?牵出了美国经济金融四大致命隐患

美债抛售潮下,特朗普的焦虑与美国经济困局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棋盘上,美债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近期美债被抛售的风波,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更让特朗普坐立难安。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经济与政治博弈?美国国债,长期以来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家信用,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是众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稳定器”。

截至2025年2月,美国国债总规模已攀升至36.22万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见证了美国多年来财政扩张与债务累积的历程 ,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国债规模更是加速增长。美债的投资者涵盖国内外多方力量,国内有美联储、各级地方政府、民间投资机构等,国外则有日本、中国、英国等大国。但近期,美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抛售压力。

当地时间4月11日,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站上4.5%,为2月中旬以来首次,在本周前三个交易日里,美债累计上行了超过60个基点。这一异常波动,打破了美债长期以来的稳定形象。特朗普之所以对美债被抛售慌了神,首先在于美债收益率的飙升直接冲击美国经济的融资成本。美债收益率是市场利率的重要基准,其上升会带动企业贷款、住房按揭等各类贷款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会抑制投资和扩张,许多企业可能会推迟新的项目和招聘计划;而房贷利率上升,直接加重民众购房负担,抑制房地产市场活力。

房地产市场作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波动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建筑、装修、家电等多个相关产业。从金融市场角度看,美债被抛售引发的股债汇“三杀”局面,让美国金融体系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美股大幅震荡,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美元指数不断走弱跌破100关口,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吸引力。国际资本纷纷撤离美国,寻求更安全稳定的投资目的地,这对于依赖全球资本流入支撑经济的美国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美债市场的动荡,还严重影响了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推行与政治前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就有财政扩张偏好,市场预计他第二任期会延续,这就需要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但美债被抛售,意味着市场对美国国债信心下降,未来美国政府发债成本会大幅提高,甚至可能面临发债困难,这将直接制约其财政政策施展空间。而且,随着市场持续下挫,国会议员接到越来越多愤怒选民的电话,这会给特朗普政府带来巨大政治压力,影响其后续政策推进和政治支持率。再者,美债传统避险属性受冲击,是特朗普难以承受之重。

一直以来,美债在市场动荡时是投资者的“避风港”,但此次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下,美债被抛售,说明投资者对美国政策失去信心,美国正从“安全源”转变为“风险源”。如果这种观念持续,未来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难度和成本将大幅增加,美元霸权地位也将岌岌可危。那么,是谁在抛售美债?外国持有人占比虽在下降,但参考历史经验,通常不会采取极端激进抛售方式。业内人士分析,本轮抛售压力很可能来自对冲基金。这些基金此前押注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且交易杠杆高。

但美国关税政策改变了美联储降息预期,迫使对冲基金为满足保证金要求而卖出平仓,引发抛售潮 。美债被抛售引发的连锁反应,让特朗普政府陷入两难困境。若继续坚持激进关税政策,美债市场可能进一步恶化,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大增;若调整政策,又可能被视为政策失败,面临国内政治对手攻击。这一事件也为全球经济敲响警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大国的政策变动都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蝴蝶效应,各国需共同努力维护全球经济与金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