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话题|“多孩”旅游产品需要且行且完善
五一将至,各类平台上的旅游度假产品十分火热。在不少二孩甚至三孩家庭出行游玩方面,商家的“多孩思维”相较以往已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改观,不过在具体设置、产品细节上,仍需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当下,“多孩”旅游产品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推行,多孩家庭数量增多,旅游消费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商家推出“两大两小”套票、“二宝打折”等举措,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孩家庭的出行需求,促进了旅游消费。对于家长而言,这些产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提升出游意愿;对商家来说,则有助于吸引更多客源,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双赢。
在政策层面,不少地方已经探索向多孩家庭倾斜。比如,北京等地取消了公共交通中对儿童数量的限制,中国科学技术馆更是将一名成人可携带免票儿童的数量从一名提升至三名。这些暖心举措,充分彰显了社会对多孩家庭的关怀,也为“多孩”旅游产品的蓬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不可忽视的是,“多孩”旅游产品在具体设置和细节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以酒店住宿为例,不少亲子套餐仍以“两大一小”为标配,多一个孩子费用可能近翻番。部分酒店对多出孩子的收费项目模糊不清,游玩项目、床铺、正餐等规定不一,甚至存在活动设施收费较高的情况,这让家长们感到困扰。在游乐场馆方面,虽然部分场馆开始关注“两小”情况,推出较为合理的“两大两小”套票,但仍有不少商户未考虑多孩因素,一些所谓的“两大两小”套票折扣幅度极小,形同虚设。景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对于需购票的多孩家庭,“打包”优惠选择有限,仍以“两大一小”家庭亲子套餐为主。
这些问题反映出商家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上缺乏对多孩家庭需求的深入调研和精准把握。从商业角度看,商家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忽视消费者实际需求,只追求短期利益,不利于品牌口碑的树立和长远发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若“多孩”旅游产品不能提供优质、合理的服务,他们很可能用脚投票,转向其他更贴心的产品。
要让“多孩”旅游产品真正成为市场新宠,商家需从多方面着手完善。首先,在产品设计上,应增加“两大两小”甚至更多组合的套餐种类,合理定价,避免费用大幅增加。例如,酒店可根据房型、设施等情况,制定灵活的多孩住宿方案,明确各项收费标准;游乐场馆可针对不同游玩项目,为多孩家庭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折扣。其次,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消费体验。商家要加强对客服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解答消费者关于多孩出行的疑问,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景区等场所可借鉴先进经验,推出更多“家庭打包式”优惠,满足不同规模家庭的需求。
“多孩”旅游产品崭露头角,无疑是旅游市场对家庭结构变化的一种积极回应。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产品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且行且完善。商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回应消费者需求,不断完善产品细节,提升服务质量。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推动“多孩”旅游产品市场走向成熟,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