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发展新质生产力看山西国企:当煤炭遇上AI,安全培训也能脑洞大开

手指轻点,一台EBZ-230型“掘进机”瞬间被“抽掉了筋骨”,拆分出的上百个零件在四周打转。一眼望去,仿若置身于特效场景之中。

4月初,在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常村煤矿培训中心的实操实训基地,笔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有“矿界数形模拟技术哪吒”之称的该矿高级工程师、首席技师郑云龙,正在屏幕前熟练操作模拟掘进机,用AI技术打破二维与三维之间的壁垒。

“以前在培训时需要拆装设备,职工围着一台机器能耗上半天,现在借助AI技术建模和仿真,用不了10分钟就能掌握其结构和原理。”在谈到为什么要用虚拟场景进行培训时,郑云龙介绍。

在占地将近260平方米的实操实训基地,郑云龙打造的“三维智慧教学实训模式”正在颠覆传统的培训方式。

过去需要30天完成的复杂设备三维建模,如今借助多模态图像识别技术,仅需3天即可生成毫米级精度的数字模型。

“这套实训模式最核心的地方是运用最新的AI图文生成及模型重塑技术。”郑云龙调出刮板运输机数字模型介绍,“它不仅能1∶1还原设备运转,还能模拟断链等设备故障场景。”

据了解,“三维智慧教学实训模式”通过以DeepSeek、Tripo3D等为代表的AI技术,结合传统的建模软件,采用多角度图像识别技术,将各种矿用设备、零部件快速生成三维数字模型,配合运动仿真算法,能实时模拟设备运行及故障场景,让以前只有在井下现场才能见到的各类设备随时可以呈现在眼前。

采用这种方法生成的数字模型既迅速又精准,比之前手动建模的效率提高了90%以上,同时还可以为该矿节省数百万元的3D扫描仪购置费用。

在聊天时,郑云龙介绍了自己借助DeepSeek编程制作的“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项学习小程序:“我们将判定标准中的15个方面和81种违法情形全部总结摘录出来放到了小程序里,以互动问答的形式,方便广大职工随时随地学习。”

这款能根据个人和部门学习需求量身定制学习课程的小程序,操作简单易行,在职工中颇受欢迎。

“以前学习这些安全标准,总得拿着大本本翻。现在有了这个小程序,真跟揣了个安全手册在兜里似的。休息的时候掏出手机点一点,方便得很。”正在参加培训的田雨露说。

常村煤矿职工培训中心负责人靳俭强表示,这款小程序提升了培训效率,职工能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且系统还能实时反馈学习效果,便于及时调整学习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以AI技术与矿井安全培训相结合为落脚点,继续探索适用于煤矿安全培训的创新应用场景与高效培训模式,让AI真正成为煤矿安全培训的得力助手,全方位提升职工的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郑云龙说。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崔婷婷 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