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离境退税再升级,“购在中国”迎来万亿商机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27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并提出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人民币,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离境退税。香港《大公报》28日报道称,由于美国滥施关税,导致部分贸易伙伴封闭隔绝,全球出现接近3万亿美元需求缺口。专家展望,中国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打造入境消费新增长极,将填补全球需求空白,带来万亿级商机。

老字号与“国潮”成国际游客“新宠”

在北京前门的北京坊购物街,《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传统工艺鞋服、工艺美术品、国产化妆品、茶叶香料以及中药等特色商品设计精美,吸引不少外国游客“打开腰包”,这些特色商品的售价普遍居于50元至1000元之间。新的政策调整将进一步降低退税购物门槛至200元。《通知》中还提到,增加老字号产品、中国消费名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名优特产、体育用品等优质产品供应。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退税政策的优化与国货商品的扩容是激发入境消费动能的两大抓手。一方面,将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放宽备案条件,降低了中小商户参与退税业务的门槛,使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商品能够进入退税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扩容国货商品,将老字号、非遗产品等纳入退税范围,不仅丰富了退税商品种类,也为境外游客提供了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购物选择。

2025年一季度,北京离境退税保持高增长态势,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2.7亿元,同比翻一番。其中,CBD、王府井等重点商圈一季度退税商品销售额占全市的90%以上;传统“老字号”品牌商店的中成药、丝绸、工艺品等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北京王府井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退税业务发生656笔,旗下北京东安市场及王府井奥莱北京香江小镇,发生业务笔数分别同比增长超280%及160%。

其他城市在今年也迎来一波入境游客带来的退税消费热潮。上海市商务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离境退税保持高增长的势头,退税商品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在重庆,离境退税市场同样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重庆市税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重庆市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离境退税金额均同比增长近5倍。

电子地图帮你找到周边退税商店

为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增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能力,中国自2021年启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城率先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得益于“中国游”的爆火,退税商店的生意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一些知名景区、商业街和文化场所附近,退税商品的销售情况尤为引人注目。

目前,国内多地陆续推出新举措,细化入境消费服务。北京市税务局近日正式发布多语种《北京离境退税指南》和北京离境退税商店电子地图两项创新服务举措。《北京离境退税指南》包括中、英、日、韩、法、俄、蒙7种语言版本,以全流程可视化指引为核心,以图文结合形式详细解读退税条件、办理流程等常见问题。《环球时报》记者扫码打开北京离境退税商店电子地图,发现它不仅能根据用户位置智能推荐周边退税商店,还支持实时导航、多维度检索及中英双语切换功能,境外旅客通过手机即可快速定位感兴趣的退税商店。

“退税制度的改变将使中国成为国际购物者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特别是那些来自购买力较高地区的游客。”国际旅游行业媒体《旅行与旅游世界》近日在报道中写道,随着退税制度的普及,到访中国的外国游客数量可能会增加,从而促进零售业的销售额增长。对于国际游客来说,这一举措将提升他们的体验,尤其是对于那些将购物视为旅行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来说。

报道称,来自奢侈品消费倾向较高的国家的游客将发现新的退税制度特别有利。增加的退税金额可能会吸引以前可能因更高的门槛或复杂的回扣程序而望而却步的富裕购物者。

香港《大公报》28日的报道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针对全球多国滥施关税。在此之际,需要有新的消费市场来填补由贸易封闭所导致的需求缺口。

报道援引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的分析称,目前,美国每年的进口商品总值3万亿美元,由于长期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对部分贸易伙伴的封闭隔绝,全球或出现一个接近3万亿美元需求缺口。若中国创造的需求增量可填补此空白,将为各方带来市场机遇。中国当前一年消费规模约为10万亿美元,未来5年目标可设定为增加3万亿美元。

“为进一步提升境外游客的购物体验,促进旅游业和消费市场的繁荣,可以对退税政策进一步挖掘优化潜力。”王鹏表示,例如,可以探索更加高效的退税申请和审核机制,减少游客的等待时间。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除了政策本身外,还需要关注退税服务的质量。例如,可以加强对退税商店和退税代理机构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打造“候机 购物”一站式体验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27日表示,民航局将配合有关部门,着力推动落实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旅客入境消费。包括持续推动国际客运增班、持续开展支付便利化服务、推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落实。鼓励有能力的口岸机场增设离境退税商店,并依托国际航班、枢纽机场的窗口优势,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推广,提升外国旅客对离境退税政策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旅客“购在中国”。

王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枢纽机场作为入境游客的重要集散地,是退税商店布局的关键节点。可以“交通枢纽为锚点、消费场景为延伸”,通过空间衔接、流程优化与数据驱动,实现客流、消费、服务的高效联动。

王鹏表示,在空间衔接方面,可在枢纽机场国际出发层增设退税商店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打造“候机 购物”一站式体验;推动商圈与机场、高铁站通过专线接驳联动,吸引过境旅客“顺路消费”。流程优化方面,实现无缝衔接与效率提升,“交通 退税”一站式服务。在数据驱动方面,打通民航、铁路、旅游平台与退税系统数据,联合营销提升商品曝光。同时,可在机场值机区、登机口等场景投放退税政策宣传,联合商圈推出“机票 购物券”“酒店 退税服务”套餐,强化政策触达与消费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