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灿:三十载村校时光续新篇
新兴县稔村镇兴育学校校长熊灿:三十载村校时光续新篇
南方日报记者 方镇彬 通讯员 新宣
从初来乍到面临语言不通、饮食差异等诸多挑战,到积极融入当地生活,不到一年时间便能操着一口流利的本地话与学生家长畅聊,新兴县稔村镇兴育学校(原兴育中学)校长熊灿以非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一直坚守在这所农村学校。
三十年如一日,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校之长,熊灿在平凡的岗位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篇章,见证着这所往昔条件落后的边远乡村学校华丽转身,并将继续带领同仁砥砺前行,迎接百年校庆光荣时刻。
扎根基层:异乡客变学校领路人
1994年8月,刚从大学毕业的熊灿,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毅然从湖南汨罗奔赴新兴县稔村镇的兴育中学(九年一贯制)任教,从此开启了他山区教师的征程。
由于教师资源紧缺,熊灿先后承担了初中英语、语文、政治、生物、数学等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堪称全能型教师。学校师资力量充实后,熊灿继续担任英语学科的主教老师。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部分学生走上了和英语有关的工作岗位,有翻译、英语教师、外资企业高管、外贸公司骨干等。
2012年8月,原兴育中学撤并入稔村中学,而熊灿选择留在更名为兴育学校的小学任教英语。此后,他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先后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贡献力量。
2012年以来,各级领导和当地众多贤达纷纷伸出援手,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兴育学校校友崔健平及其旗下的翔顺控股集团,累计向兴育学校捐资超2500万元。这些善款用于扩建食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午餐服务,同时改善教职工宿舍条件。
2017年9月,熊灿任兴育学校校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发展蒸蒸日上。2023年,学校成功举办建校95周年校庆,历届校友欢聚一堂,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校所处的稔村镇坝塘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90%以上都姓崔,很多当地的老人甚至认为熊灿就是坝塘人,有些人还戏谑地称他为“崔熊灿校长”。熊灿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外来教师,我无比感恩兴育学校给予我的机会与平台,让我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教育理念。”熊灿来自洞庭之滨,却在坝塘村这片福地工作、生活了整整30年。这里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兴育学校也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
崇德尚学:“兴贤”“育才”承旧志
兴育学校创办于1928年,原是一所村办的私立小学,1942年夏创办初中,具有光荣的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学校秘密掩护中共党员开展地下活动,并为革命工作输送了100多位优秀人才,因而被誉为革命老区学校、新兴的“革命摇篮”。
“兴育”这个校名从何而来?熊灿介绍,坝塘崔氏建村,有两个历史最为悠久的里,一称兴贤里,一称育才里,表达了先祖对子孙贤能兼备、人才辈出的期望。在创办一所新学校时,村中父老绅士遵循祖愿,定校名为“兴育”。
熊灿接任校长后,积极投身于挖掘学校历史的工作中。他四处拜访老同志、老校友,广泛收集整理学校的革命历史资料,并精心筹建了一间学校红色历史展馆。每年新生入学、新教师入职、新队员入队,都会前往展馆学习,每学期各班也会定期开展重温校史的教育课程。基于此,学校提出了“感恩教育,塑造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
在教育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图书室藏书颇为丰富,现有16965册,生均32.5本。图书室每日定时开放,并培养了一批小图书管理员,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自主管理图书。不仅如此,各班还设立了图书角,除学校购置的图书外,学生还踊跃从家中带来书籍与同学分享交流,每个图书角也都配备了专属管理员。
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熊灿始终秉持“接地气”的管理理念。他说道:“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家长将孩子送来学校,都怀揣着美好憧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优秀。所以,我们不仅要抓好学科教学,更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教育提升:师资建设夯基土
教师,无疑是一所学校最为核心且珍贵的资源。
兴育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党员4人,教师平均年龄34岁,洋溢着青春活力。近5年,6名应届毕业生的调入,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年轻教师工作热情高涨,对新事物、新理念接受迅速,在学生中人气颇高。而老教师也毫不逊色,皆是教学一线的中流砥柱。结合双方的优势,学校精心实施“青蓝工程”,促成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师徒结对。据统计,截至2025年,在兴育学校工作后考上公务员等岗位的有13人,兴育学校也被这些老师誉为自己人生旅途上的“黄埔军校”。
兴育学校积极拓展发展路径,与县内的翔顺实验学校,以及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中心小学、容桂振华小学达成结对合作,常态化互派教师交流学习。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们汲取到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拓宽了教学视野,为自身教学能力提升筑牢根基,在专业成长之路上大步迈进,收获满满成就感。
近年来,学校更是将关爱教师落到实处,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待遇落实工作,大力建设乡村学校教师宿舍、标准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随着生活与工作条件显著改善,教师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与日俱增,工作起来愈发安心、舒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新程扬帆:百年校史砥砺行
时光三十载,熊灿的成长轨迹与兴育学校风雨历程紧密交织。
如今的兴育学校,校园风貌焕然一新,环境愈发优美,硬件设施显著提升,校园里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吸引着周边村镇众多学子慕名而来。2025年,学校共设有15个教学班,其中小学有13个教学班,附属幼儿园有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数达557人。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熊灿始终坚守初心,在办好特色教育、扎实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紧抓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为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学校与翔顺控股集团携手订立了奖教奖学章程,将奖励与教学质量直接挂钩,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一场隆重盛大的颁奖典礼。
在办学特色方面,兴育学校秉持文化育人理念,多管齐下,成效显著。书法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师生们在各级各类书法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奖达150多人次;口琴社团作为广东福彩乡村援建的特色项目,在“首届广东省青少年美育成果展示”活动中惊艳亮相,赢得广泛好评,同时学校升旗仪式都有口琴演奏国歌项目,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进行融合。此外,兴育学校也是云浮市首批曲棍球重点发展学校之一,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前队长、连续多次带队参加奥运会的崔秋霞便出自该校。
2017年以来,兴育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果丰硕,成功培养出3名市、县名教师,2名名班主任。学校也凭借出色的办学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县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师德政德建设先进单位。
如今,熊灿正带领着兴育学校的全体师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砥砺前行。他们立下了建校100周年时建成省内具有高知名度、大影响力乡村名校的宏伟志愿,并朝着这个目标全力以赴、奋勇拼搏。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