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畅新安江 共话遗产护与兴
景区气象: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晴天,西南风4到5级,阵风7到8级,气温9到16℃;明天日出时间5时40分可见概率65%;云海概率35%。森林火险1级。
“一带一路”国家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官员研修班黄山现场教学开班
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新虎致辞并作《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黄山实践》主旨报告
开班仪式上,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新虎致辞并作《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黄山实践》主旨报告,他指出,作为全球8个同时拥有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大国际品牌的保护地之一,独具特色的“黄山模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验做法,通过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统一,不仅使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国际评估中获得积极肯定,更为全球同类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期待与各国朋友构建‘保护共同体’。”杨新虎特别提及黄山在数字化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创新技术,现场抛出合作橄榄枝,“黄山愿成为各国遗产保护的试验田与合作枢纽”。
来自埃及环境部的穆罕默德·阿卜杜·萨米·阿布巴克尔代表学员发言
“当屏幕里的奇松云海真实展现在眼前时,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保护的价值。”来自埃及环境部的穆罕默德·阿卜杜·萨米·阿布巴克尔代表学员发言。他介绍的埃及遗产地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他表示,本次研修班为来自“一带一路”不同国家的遗产保护管理人员搭建了知识共享、经验互鉴的重要平台。通过交流创新解决方案,他们将努力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守护这些不可替代的人类瑰宝。他还表示,要以此为契机,构建跨国协作网络,汇聚智慧力量,为自然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动能。
与会人员座谈交流
研修班在延续2024年沉浸式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特别增设了“黄山遗产保护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学员面对面”交流环节。座谈会上,各国官员与黄山管委会数字化管理、资源保护、遗产监测、旅游发展、应急救援等业务部门负责人展开热烈讨论,围绕古树名木保护、智慧监测系统应用等具体案例进行深度对话,现场互动频繁,不同语言交织中碰撞出遗产保护的创新火花。
会前,与会人员还现场参观了徽州非遗展,近距离观赏了徽墨、歙砚、砖雕、木雕、漆器、西周云纹五柱器等40余件展品。
与会人员参观古徽州非遗展
据了解,黄山自2023年起成为国家林草局指定教学基地,已累计为23国培训遗产保护官员超200人次。本次研修班为期一周,学员将实地考察黄山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古村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文化保护与传承等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