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在成都,为啥这么火?
4月11日,在Fa@成都-“我要首发”服务码上线暨“2025成都首发季”启动仪式上,成都推出一批首发载体机会清单、一系列首发活动清单,重磅发布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Fa@成都—“我要首发”服务码等惠民利企政策措施。
对成都而言,“首字招牌”无疑是提振消费、繁荣市场的重要引擎。据中商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成都累计落户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连续6年保持正增长。仅2024年,成都就引进首店超820家,创6年新高。
首发经济走热大江南北。
抢“首发”,成都又要怎样脱颖而出?在“2025成都首发季”启动仪式的现场,在记者和首发载体、品牌首店他们对话的过程中,关于成都这座城市的“首发基因”,有了更清晰的呈现。
商业集聚、消费活力、营商环境
这是品牌持续深耕成都的信心所在
作为一个潮流生活方式品牌,1807在全国已开出30家门店,2025年还计划新增10-15家,目标直指全国各地的顶级商圈。“成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强,大量年轻人到成都创业,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孵化生态,这也是我们持续深耕成都的信心所在。”1807渠道经理刘茜宁认为,成都的包容性、潮流文化和街头文化为品牌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一直以来,成都对热爱生活、乐于尝鲜的青年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刘茜宁认为,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场景多元出彩的持续赋能,在引聚品牌上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成都的政策环境,对初创品牌发展很关键,它能够吸引大批初创品牌布局,并在成都发展讲述自己的故事。当然,包括COSMO、东郊记忆在内的优质商业载体更为初创品牌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条件,让品牌可以在核心的发展中更专注。”
“作为硬折扣连锁零售行业头部企业,我们深知‘首发’二字的分量——它不仅是创新与活力的象征,更是一座城市商业基因的集中体现。”成都零食有鸣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向爽直言,四年前,公司决定将首家“硬折扣零食集合店”布局于成都时,看中的正是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首发基因”。
在向爽看来,成都,有年轻的消费群体和超前的消费理念,有让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区位优势,有高效务实的政务服务和精准落地的产业政策。“从2021年‘零食有鸣零食集合店’首店落地双楠路,到2024年的‘零食有鸣批发超市’首店落地通锦桥路,再到如今全国门店突破4000家。成都,始终是我们创新突破的试验田和战略升级的起点。”
首发经济要兼顾国际和属地消费者。
企业将依托成都文化基因
实现“成都设计、全球首发”
首发经济,不仅在“首”,更在于“新”。麓湖CPI运营负责人廖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CPI的首要概念之一是“常来常新”,这包含品牌与内容两方面,这里自改造之初便聚焦关注“首店经济”与“内容共创”。
“我们携手全国头部主理人品牌,更引入了如SND西南首店店、Snow Peak西南旗舰店等30余家首店及定制化门店,其中不乏西南或成都首秀。”廖洋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这些品牌不仅带来先锋设计,更和CPI一起探索‘内容即场景’的深度合作模式。”
品牌选择成都,既是战略选择
更是价值认同
廖洋认为,社交媒体对CPI“松弛感”的大量标签,“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引入全球化设计品牌与全国商业品牌,计划每年焕新不同能级首店,并联合在地文化、在地机构,为本土品牌提供空间与资源支持,在生态友好场景、品牌游逛内容、社群互动等多方面持续发力。”
正是洞察到成都这般得天独厚的优势,安踏集团旗下FILA品牌毅然将成都择定为国内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FILA西区潮流运动事业部总监王雪珂认为,“FILA在成都的成就,既是品牌全球化战略的胜利,更是这座城市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精神的缩影。”
当然,首发经济不能只局限于面向国际消费者,还要关注属地消费者。王雪珂表示,将以太古里旗舰店为支点,深化在渠道、数字化体验等方面的布局,“尤其是在首发产品创新上,我们将依托成都文化基因,考虑将‘蜀道轻户外’等理念融合到产品发售活动文化概念中,实现‘成都设计、全球首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孟浩 吴喆 王柳 吴茜 曾书睿 视频 曾书睿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