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文化观察|全年796.29亿元 演出市场蓬勃发展背后有哪些新趋势?

今日,以“创新 跨界 融合”为主题的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在成都启幕。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测算,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蓬勃的文化消费和旺盛的市场需求,为演出行业破局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演出市场又会迎来哪些新变化和新趋势?

关键词一:文旅融合

针对跨城观演人群

可开发观演外的延伸体验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7.6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其他收入216.75亿元。

“2024年,国内演出市场整体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数据层面,更反映在市场结构的深化与创新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表示,“我们看到舞台艺术领域迎来原创力爆发,话剧、舞剧、音乐剧等作品深度融合传统文化,推出精品力作,吸引大量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扭转了传统剧场受众老龄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大型演唱会等演出形式的加速下沉,也为更多城市带来新的机遇,潘燕说,“2024年全国155个城市举办了5000人以上规模的演唱会,覆盖面远超往年,带动跨城观演热潮及地方餐饮、住宿消费的联动增长,推动区域文化经济融合。”

在潘燕看来,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大型演出作为高密度客流载体具有核心价值。以体育场、体育馆等为场地的大型演唱会单场可吸引数万观众,“若一个城市周末连办两至三场,跨城观演人次可达十余万规模。”而观众除夜晚观演时段外,白天尚有大量时间可被激活利用,因此她建议,针对这一庞大群体,文旅深度开发需聚焦观演行为的延伸体验。

关键词二:科技创新

从“镜框式舞台”转向“全域覆盖”

AI交互技术应用成为新增长点

“市场的另一大亮点是跨界融合与科技赋能。”潘燕表示,沉浸式互动演出通过商业综合体、小剧场等“城市新空间”拓展消费场景,并与零售、文旅等行业深度联动,成为年轻人青睐的新业态。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多项数据及相关报告,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呈现出线上演播、虚拟演出等业态持续扩容的特点。2024年协会重点监测的4家网络平台在线演出项目达到了4061个,线上演出场次8779场,总观看人数超过67亿人次;虚拟偶像演出、AI交互技术应用成为新增长点;演出正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转向全域覆盖的体验场域。

在以《人工智能赋能文化行业发展》为主题的分享中,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教授级高工王鹏提到,从文化行业演进历程看,信息技术持续驱动数字文化迭代:互联网打破传播时空限制,智能手机拓展消费场景,而大模型的革命性突破在于首次介入创作表达环节。该技术通过千亿级参数规模与多模态理解能力,赋能文字、音乐、视频等文化内容的全链条。研究显示,大模型应用在剧本创作、IP开发等文字领域实现了显著的效能提升。

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更是催生了全新演出模式,潘燕以文旅项目《赳赳大秦》为例,该舞台剧运用最前沿的舞台、机械、灯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日均上座率超80%;成都等城市也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吸引头部企业落地,构建良性产业生态。“2024年演出交易会首次落地成都,这一选择背后是成都演出市场的强劲活力。”潘燕表示,未来,行业将进一步深化“文化 科技”融合,推动东西部资源互通,通过创新业态与跨界合作持续扩展市场空间,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余力 图片 主办方 责任编辑 钱虹辰 编辑 王奕然 审核 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