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AI教育三大困境,小猿AI推出AI学习机
近几年,通用大模型的爆发式发展让AI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也让科技大厂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路径之争”,巨头以“全能选手”姿态跨界各行业,而专注于垂类赛道的中厂们又该如何构建自己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
在教育领域中,通用大模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诸如“孩子尬聊闲扯”“答案准确性存疑”等问题持续困扰着许多家长。概括起来,即“AI 教育”需要突破功能性代差、教育适配断层和安全防线失守这三大困境。
4月15日,猿辅导集团在“小猿AI暨智能硬件战略发布会”上,正式推出首个教育AI范式——“小猿AI”,并发布覆盖家校两端的“软件应用 智能终端 通识课程”三位一体解决方案,涵盖小猿AI App、小猿AI学习机及飞象星球人工智能通识课,系统性回应大模型时代教育AI的发展命题。
猿辅导集团副总裁、智能硬件负责人王向东强调:“教育不是信息的无序狂欢,而是认知的精密手术。”在这个特殊的领域,对知识安全和精准导航的需求要远高于信息自由和随机生成。“从‘AI 教育’到‘教育 AI’就变得很重要。”
基于此,猿辅导集团推出首个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教育AI——小猿AI。其底层为数据层,上层为场景层,中间两层分别为模型层和逻辑层。
垂类应用通常在数据层和场景层具有明显优势。事实上,早在2014年,猿辅导就成立了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启了“教育 AI”的探索。
王向东表示,“借助大模型能力,小猿AI不仅能够快速锁定学生的错因和思考漏洞,还能通过处理文本、语音、视频与图像交互信息,了解学生的情绪,以便对其知识掌握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偏好和学习能力做更准确的评估。”基于数据与场景的积累,正是教育AI构筑的第一重壁垒。
小猿AI模型层由猿辅导自研的猿力大模型和Deepseek-R1模型矩阵组成,既能充分发挥大模型优势,又能保障教育专业性。同时,Deepseek-R1具有强大的推理和自进化能力,能推动猿力大模型不断进化,而猿力大模型在教育场景理解上更具优势,能够保障实时认知对齐,并进行信息安全过滤。“两者互相训练、互相补充,共同推动教育AI回归教育本质。”王向东表示。
逻辑层的搭建是区别于通用大模型应用的关键。据王向东介绍,小猿AI通过与中小学特级教师合作,利用其“教学思维链”训练和推动教学逻辑的进化,使其教学智慧转化为可规模化的数字资产。同时,凭借500多万小时的课程视频积累,猿辅导更懂得如何用数字技术重构特级教师线上授课模式,形成“教学目标结构-要素分离-技术重构-动态调试的”教学逻辑进化闭环。
发布会上,猿辅导推出了搭配智能基座的小猿新一代AI学习机,意在更好地体现教育AI的全部价值。
硬件上,小猿AI学习机延续了小猿系列产品的一贯风格,选用顶级配件,坚持护眼第一。其搭配的13英寸超清原画屏,是行业首个通过莱茵全局护眼3.0认证的屏幕。软件上,小猿AI学习机依托猿辅导多年来沉淀的学习内容资源优势,打造了“诊-学-练”的闭环流程,为孩子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支持。
据王向东介绍,“传统学习产品多聚焦单点突破,而基于大模型的教育AI基座使系统性变革成为可能。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新硬件,为孩子带来新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从教育垂类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到家庭学习场景的产品革新,再到校园AI教育的率先全国试点,猿辅导的三重AI布局预示着这家企业已实现从“新技术”向“新智能”转变,旗下产品全面进入AI智能时代。在“AI 教育”的深水区探索中,猿辅导展现了技术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