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恭博讲堂”第八、九讲顺利举办

恭博讲堂是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联合中国紫禁城学会王府历史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学术讲座,是博物馆联系专家学者与社会大众的文化平台。近日,恭博讲堂连续推出第八、九讲,聚焦景德镇明清御窑考古发现与中国传统住居的文化审美,凭借各具特色的学术内涵和生动的呈现形式,获得广泛好评。

第八讲:明清御窑考古简史与景德镇考古新见

324日,恭博讲堂邀请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做题为《明清御窑考古简史与景德镇考古新见》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全面解读景德镇明清御窑的历史成就和意义,梳理了自上世纪以来围绕御窑厂遗址开展的各类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从御窑大遗址的角度探讨其与周边民窑和陶瓷产业的关联,并介绍近年来景德镇陶瓷考古与城市考古的最新成果。

第九讲:中国传统住居的文化与审美

47日,恭博讲堂第九讲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方晓风教授主讲《中国传统住居的文化与审美》,从文化视角解析中国传统建筑,揭示其形式背后的制度、哲学与审美逻辑。在城市形态上,中国依礼制秩序规划,规模与行政级别绑定,布局严整;西方城市如年轮自然生长,核心多为经济中心,折射出中央集权与城邦自治的制度分野。

学术面向公众的双向赋能

恭博讲堂第八、九场讲座均采用讲座阐释 互动问答的模式,内容既有学术深度又贴近公众认知,吸引了包括文博爱好者、高校师生及什刹海社区居民等在内的多元听众群体。两场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公众对陶瓷考古、传统建筑等领域的认知,更通过跨学科对话,彰显了恭王府博物馆历史空间的文化包容与时代活力。未来,恭博讲堂将继续围绕王府历史文化、古代建筑艺术、文物与博物馆等主题,邀请更多领域专家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推动文博学术研究走向公众视野、走进公众生活,构建多元文化传播生态,助力公众恭博学术恭博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