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电价!山东最新发布
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五段”是如何划分的?工商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政策是否一样?对于用户来讲,这项政策能让生产生活节省多少用电成本?4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农业生产领域
近年来山东现代农业发展迅速,2023年省发展改革委在潍坊青州、济宁兖州花卉种植领域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试点。以潍坊青州市一家花卉种植企业为例,企业通过优化兰花加温时间,每年可降低10%的电费成本。为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效, 2024年省发展改革委将政策执行范围扩大至全省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等7个农业生产领域,电价标准分别为每度0.86元、0.7元、0.52元、0.36元、0.19元,时段划分与工商业一致。政策执行后,农业生产各领域用电优化意识逐步显现。
电动汽车充电
为引导电动汽车合理充电, 山东对电动汽车个人充电桩单独设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时段,电价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设置了低谷、深谷时段,深谷电价低至每度0.2元左右。电动汽车用户可将充电桩设置在低谷、深谷时段自动充电,按照每周充一次计算,全年充电电费可降低30%左右。
分时电价政策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大家“错峰用电”,既帮用户省钱,又减轻电网压力,同时还促进了新能源消纳。近年来山东省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约583.87万千瓦,晚峰用电负荷转移约225.51万千瓦,在新能源年均增长1500万千瓦的情况下,山东电网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根据新能源出力特性,继续探索更加灵活的优化方式、更加精细的分时时段,及时将市场红利传导至全体用户。
《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
来源:德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