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再疯,也不能高估白银
世界越乱,黄金越嗨!
关税乱杀、局部热战等乱纪元下,黄金又双叒叕疯涨,今年现货黄金价格涨超 30.7%。
95 后贷款 60 万、抵押房子套现,信用卡、网贷凑钱买金的新闻也不绝于耳。
火热行情下,也有不少投资人想另辟蹊径,埋伏白银。
逻辑是,金银比已经在 100 以上横了近 1 个月,按照以往经验,作为黄金备胎的白银有了时间差的套利机会。
例如,1991 年苏联解体导致金银比破百,白银随后 4 个月内上涨 42%,同期跑赢黄金。
但不能用刻舟求剑的思维看白银,白银工业属性的增强以及金融新秩序的出现,都不可能让银价按照历史数据追金价。观点如下:
1、金银比失灵。1996 年至今,金银比超过 70 时,意味着白银上涨。但近三年,金银比大多在 70 以上,近期突破 100。银价涨幅不仅没跟上金价,反而下跌了,4 月以来银价跌 4.5%。
2、工业属性限制银价上涨。失去货币属性后,工业属性下的供需关系成了影响银价的主导因素。2025 年白银供需逆转,需求下降 1%,供给上涨 2%,限制了银价上涨。
3、新金融秩序拉大差距。去美元趋势下,黄金完成了从 " 避险资产 " 到 " 主动储备 " 的角色变迁,黄金货币属性再强化后,使银价与它的差距越来越大。
/ 01 / 金银比失灵
白银是黄金的投资备胎。当金价增长过快时,作为黄金的廉价替代品,白银会被大量购买,进入上涨周期。
那么金价涨到何时,才是白银的买入时点?
2600 年前,吕底亚的安纳托利亚王国铸造了世界上第一批金币和银币。为此,吕底亚国王 Alyattes 和他的继任者 Croesus 确立了世界上首个兑换率:金银兑换比率,即金价与银价的比值 , 是购买 1 盎司黄金所需白银的盎司数。
之后虽然兑换比率多有调整,但金银比一直是衡量金银价格关系的重要参照,也是金价上涨后何时买入白银的重要指标。
1996 年至今,金银比的长期均值约为 60。每当金银比达到 40/70,意味着白银相对比黄金高估 / 低估,应该做空 / 做多白银。
这个规律,过去三十年得到了多次验证。比如,1991 年苏联解体导致金银比破百,白银随后 4 个月内上涨 42%,同期跑赢黄金。
所以一旦看到黄金大涨,看得比较长远的投资者除了买黄金,还会提前埋伏白银。
但最近几年,金银比似乎有些失灵了,今年尤其明显。
自 2021 年以来,金银比大部分时间都在 70 以上,今年金银比更是在 100 以上已经横了快 1 个月了。
但银价明显没有黄金给力,今年以来,现货黄金价格涨超 30.7%,现货白银价格只涨了 14.2%。如果是跑不赢黄金倒也不打紧,关键是 4 月份以来,金价、银价明显分化。
在关税战导致避险情绪升温下,金价上涨有了新一轮驱动力,4 月以来,国际金价一个内迅速涨超 10%,但同期银价反而跌了 4.5%。

至此,出现了金银比在长期在高位震荡,但银价反而掉头向下的反常情况,金银比多少出现了失灵迹象。
金银比为何逐渐失灵了?
/ 02 / 从投资属性到工业属性
与黄金具有货币属性,价格涨幅主要由投资、避险需求驱动不同。白银在失去货币属性后,影响其价格涨幅的核心因素除了投资需求,还有工业需求。
白银需求主要由工业需求、实物投资需求、首饰业需求、银器需求和摄影业需求构成。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都将白银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白银工业需求占比越来越大,2024 年工业需求大概占了总需求的 58%。
随着工业需求占比近 6 成,工业需求也逐渐成了影响银价的主导因素。
例如,4 月特朗普的 " 对等关税 " 政策,恐慌情绪蔓延,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价格大涨。但白银不仅没跟上还下跌了,原因就是市场担心关税战影响到工业生产,进而减少白银需求。
由此可见,判断银价走势的核心还是要落到工业品的供需关系上。
过去 5 年,由于光伏等新高成长性行业对白银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白银矿山供给的相对刚性,白银一直是结构性短缺的局面,这也是白银过去几年价格上涨的支撑因素之一。
但 2025 年,白银供需有了逆转迹象。
世界白银协会发布最新报告预测,2025 年全球白银缺口将收窄至 4666 吨,降幅达 21%。
白银供需缺口收窄受需求下降与供给增加的共同影响。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数据,2025 年白银需求将同比减少 1%。逻辑是随着光伏等新兴行业度过高成长阶段,白银工业需求将在 2025 年保持稳定,而珠宝、银器需求会继续下降。
供给端,白银走过供给刚性阶段,随着矿山开采和扩建,2025 年白银供给量同比增长 2%。
拉长周期来看,白银供给增加是大概率事件,曾经白银供应主要依靠矿山增加,但随着提纯技术的进步,单位矿山开采的白银产量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电解法进一步增加了白银产量,在铜、铅、铝等矿脉中,都含有微量银。用电解法提炼这些金属时,银也会同步被电解出来。
白银产量增加是大概率事件,但需求量并不一定能保持,相对其他贵金属,银价偏高,光伏等下游企业,都在尝试 " 降银方案 "。
随着供需关系的逆转,白银供给过剩的局面在未来有不小的概率发生,银价很难持续坚挺。
/ 03 / 新金融秩序彻底拉开身位
世界金融秩序的新变局正使黄金和白银的身位越拉越大。
过去数十年间,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秩序主导着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但如今,正如经济学家李迅雷所说," 在以十年为单位的长期趋势中,国际货币体系有可能从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体系,转向多极货币体系。
换言之,美元体系虽然还在,但去美元化趋势也正在发生。
2024 年,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下降至 57.80%,创 1995 年有统计以来新低,比 2015 年低了 8.2 个百分点。
另据全球知名投资家 Piepenburg 的说法,自 2022 年以来,已经有 45 个国家在美元之外进行交易。
去美元化趋势下,黄金正逐渐完成从 " 避险资产 " 向 " 主动储备 " 的角色跃迁。
世界各地的央行正将黄金重新货币化,作为基础储备资产。2022 年 -2024 年,全球央行连续三年购金量超过 1000 吨,远超 2010 年 -2021 年的平均水平(473 吨)。
去美元趋势是孤立主义和美债危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短期看,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最典型的是关税战,意味着美国将减少全球采购,美元流向其他国家的数量随之减少,国家间贸易将减少美元使用,美元价值下降。
长期看,美债危机始终是悬在美元头上的利剑。
近十多年来,美国债务快速膨胀。2008 年金融危机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只有不到 10 万亿美元。截至 2025 年,美国债务已突破 35 万亿美元,且还在以每年 1.5~2 万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然而,政府支出增加,但税收不足,只能通过发债弥补。
美联储在购买政府债务(本质上是用印出来的新钱买国债),加剧了货币供应量膨胀。当货币供应量上升,而经济增长未同步匹配时,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黄金作为 " 反信用 " 资产受益,以美元计价的金价比如顺势走高。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央行为了对冲潜在的美债危机与现有货币体系的信心衰退,必须进一步囤积黄金。金价也水涨船高,高盛预测,极端情况下,金价可能飙升至 4500 美元 / 盎司。
显然在金融秩序新变局中,各国央行会一直狂买黄金,但肯定不大幅购入白银,两者的价格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注定要经历衰退转向萧条的康波尾声,那在动荡中找到对冲时代的资产,不失为一种幸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读懂财经 ",作者:杨扬,编辑:夏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