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元险资入市在即,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上新”,多项重磅政策释放
红星资本局5月7日消息,今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介绍,近期将出台8项增量政策。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8项政策涵盖了房地产、险资入市、科技金融等方面。
会上,李云泽透露了多项重磅信息,包括: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尽快出台实施并购贷款管理办法;近日将陆续批复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保险产品等。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就在今天下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定)。
▲图据中国网
8项增量政策
瞄准房地产发展、资本市场等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会上提到的8项增量政策分别是:
一、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二、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三、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四、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稳企业稳经济。
五、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全力帮扶稳定经营、拓展市场。
六、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七、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切实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其中,第一项与房地产相关,备受关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红星资本局表示,现房工作亟需更好的金融政策支持,因为本身对于资金的要求更高。配套政策出台,有助于促进现房工作更好地推进和普及。
“通过系列配套的融资政策,有助于今年各房企加快化债和消化存量资产,也有助于新一轮房企的发展。”严跃进指出,新模式的系列金融支持,既是确保市场活跃,也是确保金融风险出清。
600亿元险资即将入市
李云泽在发布会上强调,稳住楼市股市对提振社会预期、畅通内需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在稳楼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李云泽介绍,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有力保障了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稳股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几条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到,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将进一步拓宽险资权益投资空间,有助于缓解在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荒压力,预计将为权益市场带来一定增量资金。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五一前夕,就有200亿“活水”将进入资本市场。4月29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下称“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另一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也将出资100亿元认购该私募基金份额,届时基金成立规模可达200亿元。公告称,鸿鹄基金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 H股。
总体来看,截至目前,第一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500亿元资金全部投资完成,加上第二批的获批金额,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总量已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也从2家增至8家。
近日将陆续批复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李云泽在会上表示,将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的新路径。具体来看包括:
一是优化信贷服务。推动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支持银行有序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鼓励探索长周期的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据透露,金融监管总局近期正在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将尽快出台实施,进一步释放并购贷款的潜力,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保险保障。加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支持更多以共保体方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险保障,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保险产品,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扩大股权投资。鼓励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创业投资,有序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
“我们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近日即将陆续批复,今天我们就会批复一家,推动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李云泽说。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定)。
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文,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科技创新活跃城市。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再发文,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意味着新一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牌照发放的启动。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稳妥有序增加参与试点的机构数量,有利于调动更多资金和资源参与试点,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是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近3倍,科技保险提供保障超过2万亿元。推出的多项试点政策,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目前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有序开展,18个城市试点银行“首单”业务都已经落地。
推动银行简化内部流程
提高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审批时效
针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了专门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低成本资金快速直达企业。目前,各地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三分之一是信用贷款。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即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增供给,继续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二是降成本,及时传导市场利率红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同时规范机构与第三方的合作,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提效率,推动银行简化内部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时效,灵活满足各类融资需求,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四是优环境,强化货币、财税、产业、监管等相关政策协同,在担保增信、信用修复、划型标准等方面,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营造更加适宜的发展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