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汽势封面

汽势 Auto-First|撒马尔

这届上海国际车展,各个主机厂都很忙,但有一个核心是共同的,即【智变】。

曾经,合资车企启蒙了中国汽车,二十年后,智能化奔涌而来,自主品牌倚智能化而上。在这场全球汽车行业的盛宴中,涌动的是全球车企智变浪潮背后的中国车企和中国力量,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队代表东风汽车长期主义的 " 智造 " 逻辑与生态竞争力突围。

流光溢彩的展台上,人形机器人妙趣横生,重磅车型东风岚图梦想家、东风奕派 e π 007 等一字排开,东风纳米 06、东风猛士 M817、东风猛士 917 吸睛无数。然而,我们在东风展馆看到的不只是智能汽车,在东风汽车智能技术发布会上,东风汽车基于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中央集中式 SOA 天元架构,深入实施智能化跃迁,正式发布 " 天元智能 " 技术品牌。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是【自主研发】、【国内首个】等,站在全球智能化浪潮背景的视角,东风智能化路线背后的战略思考,正是基于东风汽车在全技术链上的自主创新,背后是完整的 " 中国智造 " 技术链。

为何这么说?面对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市场,因为智能领域的 " 卡脖子 " 而影响产品研发,中国车企极大可能错过关键产品占领市场的时间窗口。东风此次发布的大模型、架构、OS 操作系统、智舱等智能化体系成果,能够为东风乃至整个中国智造争取多一些向前进的筹码。

在汽势 Auto-First 看来,可以用几个关键词形容东风汽车:长期主义 " 智造 " 布局、" 中国智造 " 厚积薄发、生态竞争力突围战舍我其谁。

长期主义的 " 智造 " 布局

东风是最早布局智能化的企业之一。

先说几个第一:

2013 年,东风诞生了首台无人驾驶原型样车;

2016 年,开发了首款无人驾驶样车;

2018 年,成为获颁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首批企业之一;

2020 年,开发了首款 L4 级 5G 自动驾驶汽车;

2022 年,东风商用车 L4 级无人集卡在厦门港率先开启商业化运营,以 L4 级 5G 自动驾驶巴士,成为参与雄安新区智慧交通建设的首家车企。

从 2021 年 " 东方风起 " 计划,到 2023 年实现智能技术全面进阶,再到 2024 年科技跃迁 3.0 计划,东风汽车深入实施智能化 " 跃迁行动 "。

东风汽车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强度 8% 左右。东风汽车起步早,爆发力、耐力同样行业领先。资料显示,东风汽车拥有超 5000 项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并以 " 自研 + 共创 " 双轮驱动,在联合华为、中汽创智等科创企业携手向前的同时,坚持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由东风汽车牵头研发的首颗完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 MCU 芯片— DF30 已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高性能车规级芯片领域空白。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东风汽车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传统车企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东风样本。

到现在,车展亮相的智能越野第一车——猛士 M817,首搭华为 ADS 4.0 和鸿蒙座舱 5.0,为用户打造智野新体验;全新岚图梦想家成为首搭华为乾崑智驾 ADS 3.0 和鸿蒙座舱 4.0 的 MPV,引领 MPV 进入智能豪华新时代;东风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已经在 15 个省、35 个市落地;商用车无人集卡在厦门港、阳逻港等商业运营,受到央视《大国基石》报道。

截止目前,东风搭载 L2 级辅助驾驶的产品已经销售了近 200 万辆,自主新能源乘用车 L2 级渗透率超过 80%,我们要让更多的智能化技术,从 " 实验室 " 走进 " 千家万户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青表示:" 东风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深耕智能技术、开发智能产品、共创智能生态。我们将全方位拥抱智能化时代,全价值链探索‘无人区’,为用户打造更安全、更智慧的出行体验。"

在汽势 Auto-First 看来,回归技术和产品,中国汽车业正变得更加务实。整体来看,东风汽车数十年的积累,背后正是长期主义的 " 智造 " 逻辑。

全技术链自主创新究竟什么水平?

本届上海车展上,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随着线控,闪充,低空经济等成为关键词,电动化已不再是壁垒,智能化才是决定胜负的变量。东风智能化路线背后的战略思考,本质上正是东风汽车在全技术链上的自主创新。

因此,2025 上海车展东风汽车技术上 " 放大招 ",东风汽车正式发布 " 天元智能 " 技术品牌,构建了 " 一核双基双元 " 智能化技术体系。

" 一核 " 是企业级太极大模型," 双基 " 是天元电子电气架构、天元 OS;在一核双基的底座上,孕育出天元智驾和天元智舱 " 双元 " 应用。

东风汽车在本届上海车展呈现的不仅是智能化单点突破,更是覆盖 " 架构 - 系统 - 应用 - 生态 " 的全技术链自主创新,充分展现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的全链条自主化能力。

分别来看。

太极大模型是东风全栈自研 AI 大模型,拥有千亿参数规模,整合超十亿组驾驶数据与千万组座舱数据,实现全价值链智能协同,研发端缩短周期 35%,生产端提升产能利用率超 30%,产品定义精准度超 50%。

天元架构:天元架构是东风汽车自研高度集成的中央智慧平台,实现动力域、车身域、座舱域、智驾域四个区域控制的深度融合。相较于传统架构,天元架构控制器减少 20%,整车线束减少 15%,通信效率提升 400%。

" 双基 " 即天元架构和天元 OS 操作系统,二者是东风汽车智能化技术的核心底座。今年 4 月 16 日,岚图汽车发布 L3(有条件自动驾驶)天元架构,为行业首个 L3 架构。

天元 OS:是东风汽车积极联合中汽创智等行业顶尖研发机构,共同打造的全新一代整车操作系统,实现了架构创新、技术领先、生态共建三大核心突破,为突破 " 卡脖子 " 关键技术和自足开放的行业创新生态贡献央企力量。

天元智舱:接入 Deepseek、豆包等 AI 平台,打造具备情感交互能力的 " 第三生活空间 ",通过 AI 大模型和场景化服务,让汽车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智慧生活伙伴。

天元智驾,依托行业内最全的产业布局,提供 T100-T1000 四个级别方案,覆盖从高速领航辅助 ( NOA ) 到 L5 级完全自动驾驶的全场景应用覆盖。天元 T100,具备 L2 级高速 NOA、记忆领航辅助驾驶和跨层记忆泊车功能;天元 T200,可实现 L2 级城区 NOA 辅助驾驶;天元 T500,具备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能力;天元 T1000,拥有超过 1000Tops 的 AI 算力,端到端与规则系统双重冗余,支持车路云协同、5G 实时互联,具备 L4、L5 级无人驾驶能力。

与国内几个主流厂家类似,东风根据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分为四个等级,并搭载于不同车型,以此满足不同市场和用户需求。‌

东风打响生态竞争力突围战

面对智能化下半场,一方面,东风坚持自主研发,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行业合作,以全球化视野搭建产业协作网络,从而形成 " 自研 + 合作 " 双轮驱动。

在当天的车展发布会上,除了东风汽车的领导高管,东风生态突围的朋友圈阵容可谓豪华,包括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AUTOSEMO 主席、中汽创智 CEO 谈民强,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刘卫红等数十位合作方代表到场。

以天元 OS 为例,天元 OS 的开源模式不仅是技术共享,是产业生态的重构,更是作为央企的担当。据介绍,通过开放操作系统内核、中间件及工具链,东风汽车将助力合作伙伴单车软件成本年均降低超过 15%,并缩短 30% 产品迭代周期。

这种模式,突破了单一技术路线的局限,通过行业头部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学习,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智能化技术方案落地。目前,东风汽车已构建了 " 技术研发 - 场景落地 - 标准输出 " 的协同体系:智能平台实施智能化跃迁,全栈布局推动技术普惠,开源生态打破技术垄断。

因此,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局,从天工、天枢到天元智能,东风汽车打响生态竞争力突围战。

汽势观:厚积薄发 " 智 " 赢未来

一方面,从 2021 年 " 东方风起 " 计划,到 2023 年实现智能技术全面进阶,再到 2024 年科技跃迁 3.0 计划,东风汽车深入实施智能化 " 跃迁行动 ",持续深耕智能化技术。

另一方面,在加快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东风汽车始终将安全作为智能化发展的底线,坚持安全是技术的底色。作为一家自主造车达 56 年之久的中国汽车企业,东风汽车始终坚守造车的本质,以高标准引领行业。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汽车采用行业首个量产级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与规则系统冗余算法设计,在设计之初即实现每一个场景的 " 规则兜底 " 与 " 双重安全兜底 "。累计采集超千万公里真实路况数据,通过百万级中国道路场景训练,让天元智能在 " 实战 " 中不断进化。东风汽车表示,将以智能安全为底线,把技术打磨到极致再推向市场,绝不盲目炫技,也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偏离初心。

最后,时间终将褒奖那些长期主义的坚守者和破局者,东风汽车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突围战中,也终将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