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非洲“邦交”清零时间到?赖清德急派林佳龙送大礼“固邦”
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4月22日被赖清德紧急派往台湾当局在非洲唯一的“邦交国”斯威士兰。表面上,林佳龙是去参加该国国姆斯瓦蒂三世生日宴会,实际上,背后的原因是斯威士兰与台湾当局所谓“邦交”关系亮红灯,林佳龙必须“送礼到位”以“固邦”。
斯台所谓“邦交”关系早就摇摇欲坠。台媒最新报道称,大陆正在“强力挖角”台湾“邦交国”,大陆的影响力已经“攻入”斯威士兰官方系统。这是赖清德急派林佳龙前往“固邦”的关键原因。
对赖清德而言,兹事体大。如果斯威士兰与台湾当局“断交”,不仅意味着台湾当局在非洲的“邦交”清零,而且它的转向将意味着中非关系“大团圆”“全家福”的照片最后一块拼图完成。这对赖清德的打击可想而知。
那么,林佳龙衔命前往斯威士兰,用什么办法“固邦”呢?当然是“金援”。林佳龙在社群平台披露了,说他此行将与斯国国王“共同启动战略储油槽工程”,并称“这是斯国国王最重视的合作项目。”
这个项目是2023年9月蔡英文前往斯威士兰“固邦”时签署的3项“合作备忘录”之一,也是耗资最大的项目。但由于台湾给出的经费迟迟没到位,项目也一直拖延,这令斯国很不爽。于是,林佳龙此行正式启动该项目,本质就是“金元外交”。
问题是,这种“金元外交”只能是短期效应,斯威士兰随时都有与台湾当局“断交”的可能。
来看两个数字。第一,斯威士兰是非洲54个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国家。事实上,但凡从长远利益出发的国家,都会选择抛弃台当局而与中国建交。随着瑙鲁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中国建交国总数现在是增至183个。这说明一个中国原则在非洲被普遍认可与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上无法阻挡。
第二,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去年底一项民调显示,有72%的斯威士兰人民对中国大陆持正面看法。从双边经贸关系上来看,2024年中国大陆与斯威士兰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127.91万美元;而台湾地区与斯威士兰的双边贸易额只有为1270万美元。
情势已经很清楚,中国和非洲国家是互惠互利的伙伴,非洲国家与中国建交是长久受益的关系。
就台湾当局而言,岛内一般认知是,两岸关系的位阶高于台湾当局所谓“对外关系”;若两岸持续对抗,台湾当局丢失“邦交”是必然的事。蔡英文执政8年,台湾当局丢掉10个所谓“邦交国”,蔡英文坐稳了“断交领导人”第一把交椅;目前台湾当局仅剩12个所谓“邦交国”,在赖清德把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蓄意升高两岸紧张的情况下,接下来台湾当局再出现“断交潮”,完全是有可能的。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