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林洋能源接待60家机构调研,包括东兴基金、格林基金、万家基金等

2025年4月28日,林洋能源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6日接待东兴基金、格林基金、万家基金、玄元私募基金、鸿运私募等60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林洋能源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9人,为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副董事长陆丹青,CFO周辉,董事会秘书崔东旭,高级副总裁方壮志,高级副总裁裴骏,智能板块总经理任劲松,太阳能公司总经理沈东东,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卢娉。调研接待地点为上海。

据了解,林洋能源 2024 年业绩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加、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2024 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1.44 亿元,包括对部分应收国补计提坏账准备及其他业务板块的正常计提。2025 年起公司对超过一定期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待实际收到当期再确认收入,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规则致一季度电站电价下调。

据了解,公司储能板块 2024 年合并报表营收 9.19 亿元,海外业务占比小。智能配用电板块 2024 年收入 28.30 亿元,境外收入 11.26 亿元,同比增长 34.22%,毛利率为 29.43%。

据了解,2025 年将是林洋能源首次实现储能产品规模化海外销售的第一年。已在波兰、中东、东南亚等地布局,海外电表订单交付周期约 7 - 8 个月。2024 年国网招标价格下行,但公司通过多种措施控制毛利率影响,氢能及低空经济业务在探索中发展。

调研详情如下:

主要问答如下:

1、2024年业绩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加、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

2、2024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1.44亿元,主要包括什么?

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按照过去年度国补回收的情况,对部分应收国补计提了坏账准备;其余为其他业务板块的正常计提。

3、公司发布的经营数据公告中,一季度电站的电价有所下调,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自 2025 年起公司对超过一定期限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待实际收到当期再确认收入,以及由于电力市场化交易规则形成的结算电价存在一定的波动。

4、储能业务2024年确收规模有多少?海外占比多少?

合并报表层面,储能板块营收9.19亿元,2024年储能业务中,海外业务占比非常小。

5、智能电表 2024 年收入中国内外占比情况如何?未来海内外发展展望如何?

2024年,公司智能配用电板块收入28.30亿元。其中,境外收入实现11.26亿元,同比增长34.22%,毛利率为29.43%。今年,公司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并增加更多投入。

6、2024年国内电表价格下行对公司的影响如何?

国网招标价格呈现出周期性与趋势性变化。公司将通过技术研发的创新设计以及供应链可持续的降本来降低直接 BOM 成本;同时公司目前在建的领先行业的全智能化工厂将于年内投入生产,未来将通过智能制造推进带来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所以整体毛利率影响程度可控。

7、公司氢能及低空经济业务发展情况及规划?

在电解水制氢方面,合资公司仍在持续探索。一方面做好模块化产品的技术储备,推进试点示范项目;另一方面围绕氢能产业链,持续研发产业链测试装置和核心技术。关于氢能投资和低空经济布局,公司均通过林洋创投这一平台开展对外投资。2024年,林洋创投在创新资本平台上对低空经济进行战略布局。一方面,围绕"新赛道老场景",重点关注低空经济领域,探索如何让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主业在传统应用场景中焕发新活力,以配套建设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另一方面,鉴于三大主业板块已进入全球化竞争的深水区,着眼海外市场,提前布局对具备市场、渠道和研发能力的海外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机会。

8、2025年公司储能海外业务发展预期?

2025年将是公司首次实现储能产品规模化海外销售的第一年。在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在波兰华沙设立了储能业务欧洲销售市场、技术支持、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中心,团队也已组建完成,同时还在波兰规划建设储能工厂。在中东,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ECC公司合资建立了储能工厂,该工厂涵盖电表生产和储能生产,以此增强本地化交付能力,推动中东市场的储能产品销售。在东南亚,储能业务运营中心设在印尼雅加达,团队已组建完毕。此外,围绕东南亚主要市场,在蒙古国和澳洲也展开了业务布局。

9、海外电表订单交付周期是多久?

公司目前海外订单的交付周期约在7~8个月。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灵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