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桂林旅游亏损10亿!网友:桂林山水就像一美女穿着一件破旧衣裳…

4月20日有广西网友发帖,桂林旅游亏损10亿,为什么“甲天下”的山水赚不到钱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桂林旅游公司2024年又亏2亿,5年累计亏损近10亿!明明坐拥漓江、两江四湖这样的顶级资源,怎么还能把“金饭碗”捧成“讨饭碗”?

这名网友分析,提炼几个原因:

1. 吃老本,跟不上时代过去靠“门票经济”躺着赚钱,现在游客要的是体验、是沉浸感。西安搞大唐不夜城火出圈,桂林还在卖“门票 游船”的老套餐,年轻人哪买账?2. 宰客乱象,口碑崩坏“阳朔除了风景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游客吐槽打车翻倍收费、拍照要钱、竹筏索要小费……负面新闻一多,谁还愿意当冤大头?桂林的山水还是那个山水,但光靠老天赏饭吃不行,得学学怎么把饭做香。不然,再美的风景,也架不住自己砸招牌啊!

大家觉得,桂林旅游最该先改哪一点?

这究竟是咋回事?

4月11日,桂林旅游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报,其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去年的经营状况不太乐观。2024年桂林旅游的营业收入约4.32亿元,同比减少7.58%;归母净亏损约2.04亿元,同比减少1830.7%,转盈为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亏损约2亿元,同比减少2625.31%,同样转盈为亏

桂林旅游公司披露的游客接待数据也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公司总共接待游客568.34万人次,其中,桂林旅游公司旗下的景区,包括两江四湖、银子岩、贺州温泉、龙胜温泉、丰鱼岩、资江天门山景区等,一共接待游客317.80万人次,同比下降11.52%。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真知灼见”:

我想知道的是亏损的这10个亿,是亏在哪里了,既然亏损,那干脆把这些亏损单位裁撤掉不好吗?没有了这些亏损单位,门票不用收了,也不会亏损了,说不定游客反而多了呢,游客多了必然会带动地方经济。

2005年去过桂林,那时象鼻山在河的边上是看得见的,水浅时穿着拖鞋就走到象鼻山下面的洞孔中了。现在,河边筑起了围墙,你不买门票,是看不到象鼻山的,必须的买门票!

桂林山水都是大自然自我形成的,不用本钱的东西都能干亏本,无话可说,既然亏本,不如不收费,不干,那总不会亏本了吧?几千年来,也只有我们这代才收费!我们这些主人,看看自己的大好河山都有给钱,绝!

去过桂林,也到过阳朔,千防万防还是被阳朔的啤酒鱼宰了。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走过很多的山山水水,都美不过桂林山水,但是桂林山水就像一个漂亮的姑娘,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这个姑娘除了漂亮,教养不行,家境差,不懂迎宾客,所以挣不到钱,收益养不活自己。

刚从桂林回来,体会太深了!景区开发过渡,美丽的河流山川自然风光到处都是人工开发痕迹,商业化严重,完全失去了山水田园的幽深意境和静谧氛围,体验和预期偏离太大。另外就是物价偏高,饮食口味太差,难以下口……一言难尽!

桂林旅游亏损,张家界旅游亏损,西安旅游亏损,著名的景点都亏损,不去直接取消,老百姓免费多好,旅游公司也止亏了多好。

今年去两次,感觉全城都在发力。米粉不错,地道便宜。商铺都在开,商业中心也多了,到处都兴旺。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感觉活力满满。当然,经济不行是存在的,路灯都不够光照度,春节期间缺乏浓烈的节日气氛。还是希望她越来越好。

看这网友们的吐槽,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些来自一线的吐槽,像一面镜子照出桂林旅游的沉疴。

当“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变成“套路甲天下”的调侃,当自然馈赠的资源被急功近利地消耗,再美的风景也留不住游客的心。

不得不说,如今的桂林,急需一场从内到外的“生态修复”:告别短视的商业收割,重建旅游服务的诚信体系;跳出“吃老本”的舒适区,用创新激活山水之外的文化内涵。

如今的游客都是“走南闯北”的“老江湖”,去过太多的景点,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较,体验感就来了。不要指望游客会包容,人家只会用脚投票,用网络平台发声。

游客追寻的从来不止是单一的奇峰异水,更是一份“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体验感。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树立口碑,培养回头客。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