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王”白居易的8首巅峰神作,建议一定要背下来!
来源:宸说诗界
中华古诗词,诵了岁月,暖了心田。
1.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以草为主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展现出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由景及情,在古原草的背景下抒发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情景交融。
写作背景: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是白居易应举时的习作,当时他十六岁,带着诗稿拜访顾况,凭借此诗得到顾况夸赞。
2.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长篇叙事诗,前半部分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半部分对李杨爱情悲剧给予同情与惋惜。诗歌叙事完整,描写细腻,语言优美,将历史与爱情故事完美融合。
写作背景:白居易与友人聊天时谈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传说,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3.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赏析: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和不幸身世,以及自己被贬的遭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情感真挚,音乐描写生动形象。
写作背景: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时,结合自身遭遇创作。
4.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赏析:典型的讽喻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揭露“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予以抨击,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写作背景:作于元和四年,当时宫市为害最深,白居易以此诗反映社会现实。
5.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描绘了西湖早春生意盎然的景象,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写作背景: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职。
6.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赏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绚丽多彩,通过对江花、江水的描写,展现江南美景,“能不忆江南”直抒胸臆,表达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写作背景: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十二年后,回忆起江南胜景所作。
7.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赏析:全诗以新酒、火炉、暮雪三个意象,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虽无华丽辞藻,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写作背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思念友人时所作。
8.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赏析:用20个字生动刻画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和心理刻画,将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写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作于公元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的白居易游于池边,见小娃撑船而作。
中华古诗词,润了心田,苏了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