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关税影响,美电商商品价格普涨;京东外卖扩招 10 万旗手;苹果 AI 智能眼镜有望 2027 年推出
华为联合 11 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
4 月 27 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倡议中,一共有 11 家汽车品牌的高管署名,分别为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汽车。
倡议内容如下:
第一、技术先行:我们将对核心技术研发做持续性投入,不断提升整车主动安全能力,坚守质量底线,完善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车规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营销透明:我们倡议全行业实事求是地宣传,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让用户清晰地知道和理解各自车型的真实能力。
第三、用户为本:华为将与各品牌讨论关于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通过模拟场景教学、实时风险提示等,帮助用户提升安全驾驶的意识,帮助用户了解和理解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帮助用户掌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正确使用的条件和方法。
第四、标准共建:安全是全行业的共同责任,我们倡议全行业携手,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和完善安全标准。
我们愿与全行业一道,以安全为灯塔,照亮技术前行的每一步。我们率先构建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为目标的安全底座,持续提升行业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基线。(来源:IT 之家)
消息称苹果持续推进智能眼镜项目:融入 AI 技术,有望 2027 年推出
4 月 27 日,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中报道,苹果公司仍在持续推进其智能眼镜项目。这款产品目前的代号为「N50」,将融入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且有望以较为亲民的价格推向市场。
苹果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行业领先的增强现实眼镜,但目前来看,距离将其作为一款消费级产品推向市场仍需数年时间。在此期间,苹果计划推出一款类似于 Meta 与雷朋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的产品。Meta 雷朋眼镜非常受欢迎,其将多种技术(尽管没有显示屏)融入到了一副不显笨重的眼镜中,包括摄像头、麦克风、人工智能助手以及扬声器等。
据古尔曼透露,苹果的这款智能眼镜将采用类似的思路,不过还远未准备就绪。该设备将把眼镜转变为苹果智能设备,能够分析周围环境并向佩戴者提供信息,但其功能远达不到真正的增强现实水平。
此前古尔曼曾提到,由于隐私问题,苹果可能不希望这款眼镜具备拍照功能,不过这一点仍未确定。
古尔曼还提到苹果仍在开发带有摄像头的 AirPods,这将进一步推动其视觉智能技术在新硬件中的应用。据之前的报道,这两款产品预计都将在 2027 年左右推出。(来源:IT 之家)
Meta 和 Booz Allen 为国际空间站开发「Space Llama」人工智能系统
4 月 27 日,据外媒报道,Meta 旗下开源人工智能模型 Llama 联合 Booz Allen Hamilton、英伟达和惠普集团推出 Space Llama 人工智能项目,旨在助力国际太空站国家实验室低轨道上的太空人开展研究工作。
此次合作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太空探索领域的新突破。Space Llama 项目希望降低成本、减少计算能力,并更快响应维护问题或机载异常,而无需依赖地球互联网。
另据获悉,该技术组合包括 Meta 的 Llama 3.2,由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的星载计算机 2 号(Spaceborne Computer-2)和英伟达(Nvidia)的图形处理单元(GPU)提供支持。(来源:金融界)
微软发布全新 Agent 操作系统 UFO ²,深度整合 Windows 与智能自动化
4 月 27 日,微软宣布重磅升级其开源项目 AgentUFO,推出了全新的 UFO ² 版本,该版本新增了操作系统功能,并与 Windows 系统实现了深度集成。此举不仅增强了自动化任务的执行效率,还使得用户能够更便捷地进行复杂操作。
UFO ²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能够直接调用 Windows 的原生 API 和 COM 接口。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能够在执行复杂业务时更加高效且精准。例如,在 Excel 中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传统 RPA 需要模拟多次点击鼠标,而 UFO ² 则可以通过一次 API 调用轻松完成,避免了视觉定位和鼠标模拟的繁琐。

通过测试数据显示,UFO ² 在自动化任务的成功率方面,显著高于 OpenAI 的 Operator。在不同的测试场景中,UFO ² 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 30.5% 和 32.7%,而 Operator 的成功率仅为 20.8% 和 14.3%。此外,UFO ² 在处理复杂任务和跨应用操作的表现上也明显优于 Operator,其在非标准界面的适应性更强。(来源:aibase)
京东外卖大扩招:未来三月招 10 万全职骑手,入职保障超 7000 元
4 月 27 日,据「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布,入职京东的外卖骑手将享受到至少 7000 元的保障措施。
据悉,京东近期收到了来自多个平台骑手的加入愿望,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京东决定加大全职骑手的招聘力度。首批开放全职骑手招募的城市已经超过 130 个,京东承诺,在这些城市中,全职骑手除了享受五险一金外,还将获得保底收入和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而且,随着业务的持续扩展,这一覆盖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京东详细阐述了其针对全职骑手的福利政策。未来三个月内,京东计划招聘 10 万名全职骑手,并为他们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平均每人每月的缴纳金额约为 2000 元。全职骑手还将享受到一系列法定福利,包括假期、年假、家礼、体检、带薪病假以及爱心基金等。为了确保新加入的骑手能够顺利过渡,京东还设定了前三个月的保底工资政策,在达到基本出勤要求的前提下,全职骑手将获得至少 5000 元的收入。(来源:ITBears)
雷军回应小米手机重回第一:人车家全生态
4 月 27 日,据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称,Canalys 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出货量达 1330 万部,同比增长 40%,在国补刺激以及其人车家一体的战略协同下时隔十年重回第一,市场份额 19%。

小米 CEO 雷军转发回应 : 人车家全生态。
资料显示,2023 年,小米正式宣布集团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生态规模持续扩张。(来源:站长之家)
全球访问量最大网站 TOP20:谷歌位居榜首,YouTube 访问时长最长
4 月 27 日,根据 Similarweb 的数据,下图展示用户在全球访问量最大的 20 个网站上的平均访问时长。

作为全球领先的视频流媒体平台,用户在 YouTube 上花费的时间最多,平均每次访问时长为 20 分 47 秒。虽然谷歌仍然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但用户平均每次访问时长仅为 YouTube 的一半左右。
马斯克旗下 X ( 原推特 ) 及 Meta 旗下三大社交平台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亦排名靠前。此外,OpenAI 旗下 ChatGPT 排名迅速上升,目前是全球访问量第七大的网站,用户平均每次访问时长达 6 分 47 秒。截至 2025 年 1 月,ChatGPT 每月访问量达 47 亿次,每日查询量达 10 亿次。(来源:金融界)
宇树科技王兴兴:在香港有经营业务,未来或来港上市
4 月 27 日,据财经新闻报道,谈及赴港上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在香港有业务,各方面合作机会也很多。至于未来会否在香港上市,王兴兴称,有可能,但不确定。(来源:格隆汇)
任天堂证实:Switch 2 的底座不兼容初代 Switch
4 月 27 日,任天堂 Switch 2 底座与初代任天堂 Switch 主机并不兼容。根据日本任天堂商店的官方信息,该底座仅适用于任天堂 Switch 2,不支持任天堂 Switch OLED 版、任天堂 Switch 以及任天堂 Switch Lite。(来源:IT 之家)
理想 i6 纯电 SUV 测试车曝光:预计 2025 下半年发布
4 月 27 日,疑似理想 i6 测试车的照片在网络曝光,采用了与理想 i8 同款设计语言,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
理想 i6 的外观设计汲取了 MEGA 车型的精髓,呈现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视觉体验。车身尺寸经过精心调整,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紧凑而和谐。内饰方面,预计将与现有的 L 系列车型相似。
动力方面,参考理想 i8,i6 预计将全系标配双电机智能四驱,搭载 150+250kW 双电机,全系标配 5C 三元锂电池,以及禾赛 ATL 定制版激光雷达。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 2024 年 Q4 财报电话会上宣布,今年将推出两款纯电 SUV,理想 i8 计划于 7 月发布,而理想 i6 则安排在下半年亮相。
为了支持这两款新车的市场推广,理想汽车还宣布将加速纯电动车充电网络的布局。到 2025 年底,理想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4000 座超级充电站。(来源:IT 之家)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 6 月上路:配备远程安全驾驶员
4 月 27 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即将在六月推出基于其 FSD 无监督系统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为了确保服务的顺利启动,特斯拉已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部署了约 300 名测试操作员,他们驾驶着配备自动驾驶软件的车辆,积累关键里程数,并测试特定路线。
目前,特斯拉已在奥斯汀和旧金山湾区为员工推出初步服务,尽管车辆仍配备安全驾驶员。公司正在考虑在服务向消费者开放时使用远程操作员作为安全驾驶员,部分测试司机已转移到远程操作员岗位。
此外,特斯拉还在亚特兰大、纽约市、西雅图和菲尼克斯等关键城市部署测试司机,并与当地急救人员进行培训活动。(来源:快科技)
古尔曼:苹果 Vision Pro 轻量版最早有望今年末上市
4 月 27 日,马克 · 古尔曼(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中报道,苹果公司正在研发新款 Apple Vision Pro 头显设备,预计将在 2025 年末或 2026 年初推出。
古尔曼提到了苹果 Vision Pro 的两款后续产品,其中一款是比当前型号更轻、更便宜的版本;另一款则是连接到 Mac 的有线型号,旨在通过 Mac 来处理所有计算任务。
古尔曼表示,更轻的版本很可能会率先推出,预计上市时间在 2025 年末至 2026 年上半年之间。不过,对于这款设备的定位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例如它是否会被视为 Apple Vision Pro 的替代品,还是仅仅是一款更便宜的非 Pro 版本。(来源:IT 之家)
中美关税影响下,美电商商品价格飙升,民众购物成本大增
4 月 27 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亚马逊等主流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引发消费者关注。
一家专业的价格分析机构透露,自 4 月 9 日以来,亚马逊平台上有近 1000 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显著变化,涵盖服装、家居、电子产品及玩具等多个品类。这些商品的平均涨价幅度接近 30%,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不仅亚马逊,Temu、希音等多家跨境电商平台也相继发布了价格调整公告。公告中,平台方均表示,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政策的变动」,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因此不得不对商品价格进行调整。这一举措从 4 月 25 日起正式实施。
媒体对 Shein 平台的价格变动进行了抽查,发现各品类商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并非所有商品的价格都高于一周前。例如,一条儿童羊毛裤的价格从 8.29 美元涨至 10.19 美元,一条大码女裙的价格则从 22.39 美元上涨到 27.51 美元,而一条裤子的价格也由 13.99 美元上涨至 17.09 美元。
社交媒体上,不少美国网友纷纷感叹,一夜之间,购物车中的商品都变得昂贵了许多。这一现象不仅让消费者感到压力,也对电商平台的运营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来源:ITB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