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余人死伤!伊朗最大港口发生爆炸,恰逢美伊谈判期间
4月26日,伊朗南部沙希德拉贾伊港发生了一场真正的灾难。850多人死伤,14人确认遇难,现场火光冲天,黑烟直插云霄,连26公里外的岛屿都能听到爆炸声。这一切发生在伊朗和美国秘密谈判的当口。
伊朗官方很快给出了解释:化学品存储不当导致爆炸。听起来合理,不过问题是出事的地方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货运港口,还是革命卫队用来转运军备的重要节点。
就在爆炸前几小时,一艘运输导弹燃料的货船刚刚靠岸。氮氧化物红烟、固体推进剂特有的燃烧痕迹,全都指向了一个更敏感的可能,不只是普通货物爆了,爆的是伊朗军工的命脉。
刚补充的导弹燃料没了,还搭上了整个港口的命脉。如果说是巧合,未免也太巧了。
官方口径很谨慎,伊朗政府没有直接指责以色列。不过放眼过去,革命卫队基地、核设施、军工厂,哪个出事,不绕不开摩萨德的影子?
2020年,拉贾港就曾遭遇神秘网络攻击;这次火势迅猛到不可控、爆炸范围覆盖整个集装箱区、关键时刻精准打击……不多想都难。
更何况港口一炸,不只物理破坏,还有心理打击。对内,伊朗人对政府安全能力的信任被撕开了口子;对外,美伊谈判桌上,伊朗瞬间被削了气势。一石二鸟,这种手笔,谁最擅长?答案呼之欲出。
沙希德拉贾伊港不是个小地方,它撑着伊朗85%的集装箱进出口、55%的非石油贸易总量。这下好了,一炸清空,海关暂停,物流瘫痪。
本来就脆弱的伊朗经济,被补上了致命一刀。通货膨胀、失业潮、物资短缺……这些问题当下已经很现实了。爆炸发生在谈判期间,谁也别指望美方会放松制裁,伊朗想靠出口喘口气的希望,也被一并炸飞了。可以说,爆炸的影响,比起眼前的死伤,要残酷太多了。
眼下,伊朗政府在努力灭火,也在极力控制各种舆论。目前最大问题是,老百姓的情绪压得住一次,压不住第二次。生活变成了生存,任何微小的火星,都可能引爆更大的骚乱。
再更高一层看,这场爆炸还可能重新搅动整个波斯湾局势。沙希德拉贾伊港的瘫痪,说明霍尔木兹海峡的货物通道也受到了冲击。全球能源价格、航运保险费用,都会跟着水涨船高。
伊朗内乱、中东局势恶化、全球市场震荡,这些连锁反应,已经在路上了。未来几个月,伊朗要面对的,还有内外交困的围猎和真正意义上的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