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年,AI PPT赛道第一!像素绽放CEO赵充:今年是AI应用创业最佳时期
今年是 AI 应用创业最好的时期。
在第三届 AIGC 产业峰会上,不到 2 年时间在 AI PPT 赛道做到 NO.1 的赵充如是说。
原因有三:
1)DeepSeek 带动了整个 AI 应用市场的大盘,整体渗透率不止一倍大幅提升;
2)所有应用的范式都在发生切换,大量重新定义产品的机会涌现;
3)DeepSeek 的出现让成本又降低了大约 10 倍。
赵充是像素绽放 PixelBloom ( AiPPT.com ) CEO,旗下产品 AiPPT.com 自 2023 年 8 月上线以来,已经积累 2000 多万用户,是大模型趋势中表现最亮眼的 AI 产品之一。
他表示,中国 AI 应用正在走向全球,成为 " 世界工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明年可能有更多中国 AI 应用走向世界。

为了完整体现赵充的思考,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量子位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多启发。
中国 AIGC 产业峰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 AI 领域前沿峰会,20 余位产业代表与会讨论。线下参会观众超千人,线上直播观众 320 万 +,累计曝光 2000 万 +。
话题要点
AI 技术的出现改变了 PPT 制作方式。目前产品有四个主要的 AI 原生工作流程:一句话输入生成 PPT、导入链接生成 PPT、导入 PPT 美化后再输出 PPT、导入文档生成 PPT。在这四个流程中,用户无需使用传统按钮,这是产品定义上最基础的差异化。
渠道的核心在于如何将产品送到用户面前,无论用户在哪里打开,看到的都是自家的产品。
从竞争或做大市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在产品侧找到核心差异化,另一方面要在渠道侧找到高效的生态伙伴,共同占领市场。
中国 AI 应用走向全球,成为 " 世界工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DeepSeek 带动了整个 AI 应用市场的大盘,整体渗透率不止一倍提升。
从付费或留存的角度来看,核心问题是需求是否刚性,是造出来的需求还是本来就有。
以下为赵充演讲全文:
AiPPT.cn 诞生于内部赛马
谢谢大家,很高兴来到量子位大会现场跟大家交流。
不知道大家是否用过 AiPPT.cn,只需在微信公众号里搜一下 "Ai PPT",就能看到有多少好友在使用我们这款产品。
目前,AiPPT.cn 在全球拥有两千万左右用户,暂列全球第二,我们希望今年能冲到全球第一。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及旗下产品的情况。
我们的产品名为 AiPPT.cn(国内版)/AiPPT.com(海外版),公司旗下还有十几款产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在 AiPPT.cn 之前,我们推出了爱设计,这是一款做图工具;再往前,还有一款叫 365 编辑器的微信公众号图文排版工具,国内大概 30% 的公众号运营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随着 AI 技术的到来,我们孵化了多款 AI 产品,比如 VisDoc.cn,这是一款 AI 做图表的产品;还有 Ai 好记,这是 AI 音视频转录产品。公司品牌叫像素绽放 PixelBloom,一方面公司整体定位为AI 原生的 WorkStation,另一方面也是AI 应用的孵化器。AiPPT.cn 就是我们内部赛马赛出来的一个产品线。
交代完上述背景信息后,我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竞争的思考。
典型的思考方式是基于 4P 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营销(promotion)。不过,我今天重点聚焦在产品和渠道这两个方面,并基于此对市场进行一些切分。
先说产品。产品可以简单分为上一代产品、功能式产品和 AI 原生产品,这三者在产品定义上存在本质差异。以传统 Office 为例,它属于功能式产品,制作 PPT 时有 200 多个按钮,依靠工程堆砌形成技术壁垒。用户需要点击一堆按钮,打开画布,寻找文本框输入文字,再找图标、配图,插入表格,最终才能生成 PPT,这是传统的 PPT 制作方式。
AI 技术出现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我们的产品有四个主要的 AI 原生工作流程:一句话输入生成 PPT、导入链接生成 PPT、导入 PPT 美化后再输出 PPT、导入文档生成 PPT。在这四个流程中,用户无需使用传统按钮,这是产品定义上最基础的差异化。
如果进一步细分 PPT 产品,可以从两个维度划分:横轴是内容撰写者,是人写还是 AI 写;纵轴是 PPT 模板,是自由画布还是固定格式。这样可以划分出四个不同的象限,对应不同的品类。我们的策略是四个品类都做,这是我们在产品上的核心思考。
然后说渠道。渠道的核心在于如何将我们的产品送到用户面前,无论用户在哪里打开,看到的都是我们的产品。比如,大家用过的 Kimi 里的 PPT、豆包里的 PPT、钉钉里的 PPT 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做的。
此外,我们还有垂直行业的应用,比如人民网里的 AiPPT 政企版也是我们开发的。在医疗领域,我们也有合作伙伴,我们开发完产品后,将能力输出给医疗伙伴,通过分成合作。目前,我们有 200 个渠道合作伙伴在背后使用我们的能力。
总结下来,从竞争或做大市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在产品侧找到核心差异化,另一方面要在渠道侧找到高效的生态伙伴,共同占领市场。
今年是 AI 应用创业最好的时期
我觉得今年应该是AI 应用创业最好的时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 DeepSeek 带动了整个 AI 应用市场的大盘,整体渗透率大幅提升,应该不止一倍。父辈们都在使用 DeepSeek,所以用户大盘的提升远超一倍。我春节后发现身边朋友们的收入都在翻倍,这无疑是最大的变化之一,说明 AI 应用的渗透率提升了。
第二点是所有应用的范式都在发生切换。以 Office 类生产效率工具为例,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 是传统 Office 三件套;2.0 的 Word 对应的是 Notion,Excel 对应的是 Airtable;3.0 则是像 Gemini、Jasper 之于 Word,我们公司和 Gamma 之于 PPT。范式切换之后,大量重新定义产品的机会涌现,这对大家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机遇。
第三点是在成本方面,DeepSeek 的出现让成本又降低了大约 10 倍。原本成本结构中大模型占比 5%,现在占比 3%,甚至更低至 1%。因此,现在去做 AI 应用创业真的是最好的时机。
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从 a16z 的榜单来看,最近有十几家是中国的 AI 应用。中国 AI 应用走向全球,成为 " 世界工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明年这个榜单上可能一半以上都会是中国的产品。所以,我也期待大家,包括在座的小伙伴,赶紧努力冲上那个榜单。
刚性需求是制胜关键
与此同时,我认为影响 AiPPT.cn 一系列成功及用户增长的核心因素是:需求是否刚性?
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讲:一是对需求的理解,二是如何满足需求。
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全球每个月写 PPT 的次数大概是 10 亿次,每个月都是这个数。AI 出现后,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很多原本不会写 PPT 的人,在 AI 的帮助下也开始写 PPT 了,甚至还有小学生用户,原本要做手抄报的,现在可以用 PPT 来呈现,比如我们有个小学生用户用 PPT 讲解原子对撞机。
明确了这个刚性需求后,我们再来具体讲如何满足需求。
对我们这个产品来说,需求满足主要涉及两个核心要素:图和文,即图文并茂。以下分别说明:
在文字方面,大模型直接生成的内容肯定不够用。比如,杭州余杭区政府和深圳福田区政府都购买了我们的产品,用作 "AI 公务员 "。我们为此外挂了主流价值观的语料库,并增加了内容审校功能,使其生成的文字更符合公务员的需求。
在医疗领域,我们可以外挂医疗知识库,生成的文字会更适配需求。再比如,最近是大学毕业季,我们马上要上线一个小功能,帮大家把毕业论文变成 PPT。毕业论文都需要汇报,所以在文字生成上,我们要深入具体场景。
在图片方面,我们第一天就邀请视觉中国成为我们的股东。为什么?因为视觉中国全球有 5 亿图片和影音素材。我们通过图搜方式与之匹配,比如针对教师人群,视觉中国有 40 万全球最好的科普图片,可以很好地满足需求。
从付费或留存的角度来看,核心问题还是需求是否刚性,是造出来的需求还是本来就有,我们只是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这才是最本质的问题。
关于未来的三大核心策略
关于未来,我们有三个核心策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策略是针对既有产品做深度场景化。基于不同类型的人群,我们会推出相应的产品版本。比如,针对 1000 万教师,推出教育版;针对 8000 万公务员,推出国央企政企版;我们有 2% 的用户是医生和护士,未来推出医护版、学生版等。深度场景化是我们构建壁垒的第一个主要策略。
第二个策略是出海。我们有 30% 的流量来自海外。跟大家汇报一下出海市场的整体情况:去年 1 — 8 月份,全球 Top 50 AI 应用的分布中,美国占 47%,欧洲占 21%,中国占 6%,日韩占 5%,南美占 8%。从这个角度来看,有 20 倍市场在海外。我个人在公司兼任海外用户增长一号位,负责海外用户增长,这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第三个策略是做新产品投资和孵化。单品很难建立壁垒,只有通过产品矩阵和综合的经济模型,才能更好地构建优势。所以,除了我们内部立项之外,我们还希望投资更多的 AI 应用项目。过去半年,我们已经投资了三家企业,希望有更多 AI 创业者加入我们团队。
我们将输出我们的产品定义能力、工程能力、用户增长和商业化变现能力,避免大家再踩我们之前踩过的坑。拓展新品类也是我个人的重要 KPI。
以上为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