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新星市总工会构建立体化思政教育体系

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商凯旋 吉荣 李雪鹏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火箭农场友好社区阅览室,一本本《兵团记忆》整齐摆放在长桌上,书页间的红丝带随风轻扬,似乎翻动着历史的篇章。

“看,这是王震将军带着战士们用坎土墁开荒。”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居民李成成轻抚书本上军垦战士在雪夜垦荒的水墨画,向身旁8岁的女儿介绍道。这场以“文明新星正能量·工韵书香启新程”为主题的读书会,正将理论宣讲化作浸润人心的文化滋养。

为了让“大思政课”更接地气,今年,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工会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居民对于“大思政课”的看法与建议。针对过往思政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等问题,将读书分享会作为新的突破口,将思政教育与经典书籍研读相融合,提升大家参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

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工作人员张丽翻开调研记录本说:“读书分享会不仅成了亲子共读的温馨空间,更化身为‘精神粮仓’。大家从《屯垦戍边录》中品读奉献情怀,在《丝路新语》里感悟时代使命,书架上一枚枚‘读书感悟’便签,记录着思想的拔节之声。”

“同志们,看!这里就是当年军垦战士的‘家’!”在十三师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前,讲解员向大家介绍着历史,昏暗的地窝子里,半截马灯、磨损的军用水壶瞬间将时光拉回到1952年。指尖抚过墙面斑驳的凿痕:“难以想象,前辈们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把戈壁变成万亩良田。”红星二场三连职工刘宁感慨道。

在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农具、一张张泛黄的军垦照片,引得红星二场总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张瑞鑫久久驻足。指尖轻触展柜玻璃,她低声呢喃:“课本里军垦战士无私奉献的故事,原来是这样真实可感。”

这一幕幕,正是红星二场创新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的生动缩影。今年,红星二场把“大思政课”搬进红色场馆,让职工群众在情景交融中触摸历史脉络,打破了传统理论宣讲的时空限制,推动红色精神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充分发挥出“大思政课”的真正含义。

“让职工群众脚踩热土听历史,比在会议室里看PPT更震撼人心!”红星二场党建办主任、总工会副主席王力说。

今年,十三师新星市总工会打破“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模式,以“沉浸式教育 互动实践”双轮驱动,将理论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生产一线、社区书屋,构建起“有温度、有触感、有回响”的立体化思政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已开展特色活动4场次,惠及职工群众1000余人次。

“我们从全国人大代表、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专家名师中筛选出优秀代表作为师市职工思政课师资库的人选,让劳动模范从领奖台走向讲台,让车间机床成为最鲜活的教具,真正做到把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扎根在泥土里、融入生活和工作中。”十三师新星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王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