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深圳青少年科幻作家欧阳子毅:在“爱阅”土壤中“长”出想象力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阅读点亮科学之光”主题活动上,深圳中学高一学生欧阳子毅自信走上演讲台,分享了自己与科幻文学的故事。普通中学生身份的背后,欧阳子毅还头顶闪耀的光环——第十一届“深圳十大佳著”最年轻的科幻文学奖得主、长篇科幻小说《起点》作者。在深圳浓厚的阅读氛围与科技土壤滋养下,欧阳子毅持续用笔尖构建出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世界,如今已成为深圳科幻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欧阳子毅与科幻的缘分始于小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刘慈欣的《混沌蝴蝶》《光荣与梦想》等短篇小说,宇宙的浩瀚与人类文明的命运深深震撼了他。“科幻不是单纯的幻想,它让我看到科学如何改变世界,也让我对未知充满好奇。”他回忆道。

五年级时,一部宇宙纪录片彻底点燃了他的创作热情,欧阳子毅开始尝试写作,并在初一暑假完成了1万字的短篇小说《奇点宇宙》。此后,他利用假期集中创作,将作品扩展至13万字的长篇小说《起点》。书中,主人公在地球被外星文明操控的绝境中,带领人类逃离太阳系,最终领悟“真爱唯一”的真谛——爱不仅是情感,更是对文明的传承与责任。

“科幻阅读不仅让我体验了不同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通过阅读阿西莫夫、克拉克、刘慈欣等科幻名家的作品,我不但了解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更看到了科学如何影响未来,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起点》一书中,欧阳子毅不仅展现了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还通过对科学概念的精确把握,展现了他在科学与艺术结合上的独特才能,由此在首届“澳门国际科幻奖”评选中荣获“最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奖”。

《起点》的创作并非凭空想象。欧阳子毅告诉记者,他日常会经常查阅《核聚变原理》《宇宙大爆炸理论》等科学书籍,并在维基百科、学术网站搜集相关资料,从而构建了严谨的科幻世界观。他所在初高中学校的图书馆以及家楼下的友谊书店,是其汲取丰富知识的“秘密基地”。“深圳有大量的阅读场所和浓厚的阅读氛围,这对于文学创作十分重要。此外,学校科幻社团的活动和市学生文联的指导,让我得以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欧阳子毅说。

出生成长于深圳,欧阳子毅对这座城市所蕴含的“科幻特质”有着自己的理解。“深圳是‘创新之城’‘科技之城’,在这里,华为、大疆等优秀的前沿科技企业云集,城市本身就具备了丰富的科技和创新元素。科幻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许多科幻作品正是依托于现代科技,紧随着前沿甚至于超越前沿。”在欧阳子毅看来,深圳强大的科技背景支撑,赋予了青少年科幻创作者以极强的滋养力。

“上了高中后时间会紧张些,我会利用自己的假期时间进行集中写作。”欧阳子毅透露,他准备在高三毕业前完成自己的另一部作品,讲述AI时代人类寻找自我意义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会从当下生活穿越回史前、道家统治的汉朝、文艺复兴、科技革命等时期。通过在这些时代穿梭,大众逐渐意识到自身强大是创造力带来的,在技术便利生活的当下,大胆创新、勇立潮头的行动才是让人类文明经久不息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