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喧嚣中坚持“反共识”:余凯与地平线的第二次启程
图片来源:地平线
“在世界越来越‘疯狂’当下,信任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在2025地平线年度产品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 余凯对外公布,地平线提出首个用户智驾信任度公式:用户智驾信任度=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夸大度。
同时,余凯也详细解析了这四大影响因子:安心度是指不只是物理安全,更要保障用户心理安全;专业度是指最短时间内选择最优路径的高效,以及稳稳操控所带来的舒适;亲密度是指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这些都与用户信任正相关。而夸大度,则是指营销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的偏差,这会损害用户信任。
余凯在最后发布会结束时强调说道,“所有的技术不是为了让机器更强大,是要让人更强大,让人更自由。最终的价值与意义——让机器归机器,让人的归人。”
在讲解自家产品与技术之前,余凯花了很长时间讲述了地平线成立1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感悟。
余凯指出,地平线十年沉淀了两条战略方法论。一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地平线不愿意内卷,更愿意做一个外卷型的企业,另辟蹊径,去拓宽技术和产业边界。如果真的要上“竞争战场”,那就以10打1,必须赢得胜利。二是永远不要在悬崖边跳舞:要花更多精力思考死门在哪里,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可见风险”。如果真的要跳,也要距离悬崖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图片来源:地平线
技术浪潮之巅的“反共识者”
当行业一片嘈杂与疯狂时,我们需要更多清醒、克制与冷静的声音。在这场发布会之前,很多人还在好奇余凯这次会讲什么?如何来讲自家产品?与之前每次的对外分享一样,这次余凯依然还是抛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余凯将其称为“反共识”。
当智驾平权的战火烧得愈演愈烈之下,余凯表示,在喧嚣中回归冷静,地平线更愿意做狂飙中的冷静者,悲观中的笃定者。在他看来,历史上,所有的产业里,大家一拥而上的共识,要么是错的,要么就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在商业世界里,没有独特性是毫无价值的。
余凯认为,智能驾驶的核心首先是从A到B,安全不能出事故;第二是足够舒适,因为你是送人不是送货;第三是要足够快速,要足够便捷。
因此,在余凯看来,智能驾驶的本质是功能价值,而非情绪价值。智能驾驶如同智能汽车的“基带”,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给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等标准化的“功能价值”。智能驾驶提供功能价值,智能座舱提供情绪价值,有了功能价值做基础,情绪价值才有机会进一步释放。
参考个人电脑时代、智能手机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律,智能驾驶就像智能汽车的基带。余凯指出,从今年开始智驾平权,基础配置变成L2的辅助驾驶,一定会往前发展。2-3年以后,可能会出现L3,L3整个算力大概要500—1000T,L4可能2030年一直到2035年,会到5000T的算力。
而对于这两年行业内经常会被提到“端到端、BEV、Transformer、VLA”的这些热门技术名词。余凯认为,这些先进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红利,反而有可能是给你带来某些陷阱,叫技术平权的陷阱。
简单理解就是技术进步同样会带来技术“平权陷阱”。鸡兔同笼问题在小学时是一道奥数题,到初中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就是一种普通题;智能驾驶技术也是如此,昨日的独门绝技,放到今天就是标准解法。看似炫酷的技术,并不会带来真正的领先性与差异化。
那么,什么才是自动驾驶差异化的优势?余凯认为,真正的差异化是那些没有办法写进教科书的炫酷技术。自动驾驶真正的技术护城河是十年如一日的苦活,脏活,累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经验积累,以及为此打造的研发文化和流程,才能打造真正的技术护城河,避免陷入技术平权陷阱。
关于当下谈论较多的流量、用户、大语言模型等,余凯也给出了自己的“暴论”: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逻辑是“洞见人间烟火”,本质上是链接,得流量者得天下,得用户者得天下;而AI时代的产品逻辑是“逼近世界真相”。正如AlphaGo通过学习人类的数据,最多达到人类的9段围棋水平,而通过不断迭代自身的算法设计,能够达成10段甚至13段的水平。AI时代,人类行为数据没有价值,99%的用户数据不值得学习。智能驾驶只有通过自我学习,才能真正超越人类驾驶水平,逼近“驾驶之神”。
为什么余凯认为“99%的用户数据不值得学习”?调研数据结果显示,80%的司机都认为自己开的比平均水平好,但实际上很多人的驾驶习惯并不好,比如刹车刹得很重,拐弯不够优雅,变道不打转换灯等。
另外,自动驾驶头部车企特斯拉实际上也不是靠用户数据,其有专门的车队来搜集数据,再加上虚拟世界的仿真训练的强化学习。
在余凯看来,强化学习对于虚拟驾驶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智能驾驶的目标不是做出来跟人开出来一样安全,而是要做得远比人类要安全。余凯认为这个目标是最终可以实现的,客观估计可能10年,乐观估计可能5年,但是要持续地努力。
“既然AI在逼近世界的真相,有可能AI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科技革命。”余凯说道。
未来10年,自动驾驶的软件跟硬件也是10倍速变化的技术要素,将会导致整个产业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个时候其实对于主机厂来讲,余凯建议“无论是自研还是第三方合作,这个都是招式。但是重要的什么?求生,以高打低,以快打慢。”
余凯认为,实现L3/L4/L5的前提是足够好的全场景辅助驾驶。L3是受限但清晰ODD边界的L4,加上全场景L2辅助驾驶。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用户价值的兑现上,整个行业才刚刚开始。
为此,地平线提出首个智能驾驶算法的“快思考、慢思考”。快思考靠直觉,而慢思考靠认知,需要复杂推理。地平线基于快思考推出“一段式端到端模型”,基于慢思考引入强化学习,实现驾驶模型的“智能涌现”。
奇瑞要吃余凯的饭
迄今为止,地平线已达成前装量产出货超过800万套,量产上市车型超过200个,量产定点车型超过310个,成为超500万智驾车主的出行选择。凭借33.97%的市占率,地平线稳居自主品牌乘用车L2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商业成绩背后,余凯将其总结为地平线对技术创新不断的追求,去年,地平线研发投入30亿左右,今年,地平线还要投入40亿的研发投入。
余凯在这次发布会上还对外公布了地平线的三大实验室,分别是AGI实验室、具身智能实验室、AI Agent实验室。得益于对算法,软件芯片架构方面的持续研发投入,通过软件跟硬件的联合优化,地平线在过去10年地平线的底层计算架构BPU性能提升超过1000倍。
这次发布会上,地平线正式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HSD搭载当前最强性能的国产智驾计算方案征程6P,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地平线还推出了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实现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为车企合作伙伴提供“软硬件皆可升级”的方案选择,支持车载计算平台快速升级。基于弹夹系统,依托于“技术同源、架构统一”的特点,软硬一体全栈方案HSD推出HSD 300/HSD 600/HSD 1200三个版本,提供从普惠级到高性能再到全场景的全价格段、全性能段解决方案,打造L2城区辅助驾驶全家桶。
同时,在这次发布会上,地平线也正式对外官宣与奇瑞的合作。奇瑞基于开放创新的联合生态打造“猎鹰方案”,地平线HSD将作为奇瑞“猎鹰”的一款先进方案,与征程6P计算方案一同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并于2025年9月正式量产。后续奇瑞还会有更多采用HSD方案的“猎鹰方案”车型上市亮相。
图片来源:地平线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过去20年吃了“发动机”的饭,下一个20年要吃“智能化”的饭,或者说要吃余凯的饭。从今年开始,奇瑞旗下全系列产品将搭载由地平线支持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覆盖燃油和新能源的各种动力车型,在全球市场同步推进。
“征程6P芯片的性能非常强悍,余凯忽悠我说首批装征程的车都好卖,这次“首批”轮到我们了,不好卖我们找他。所以后面很多车为了好卖都要搭载地平线的征程6P,让中国车走向全球,走向更大的市场。”尹同跃开玩笑说道。
早在2021年,奇瑞就上车了地平线征程2计算方案,目前为止为超过10万位车主提供了征程方案。
尹同跃强调称,“地平线和奇瑞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是想要消除每年大量的人类事故,这是战略性布局。我们智能化战略最重要的原则是安全第一。我们总是赶晚集,就是源于对安全的重视。”
除了广泛与车企合作外,余凯表示, 地平线坚持生态信仰,与最广泛的Tier-1和软件生态伙伴深化合作。目前已与博世、电装、大陆、酷睿程等达成合作。
地平线想要与这些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打造怎样的战略?余凯表示,In China for China,这个只是开始,目标是In China for Global。
十年发展中,地平线不仅成为国内最大的车载计算平台供应商,也已布局成为消费类机器人计算平台领域的领导者。余凯表示,地平线的目标不仅是做一家赚钱的公司,更希望推动全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成为“为未来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提供计算平台”的系统级智驾技术公司。
这一次,余凯用技术哲学与“反共识”的声音,为地平线未来十年写下了引人深思的序言。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