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了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围绕《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我国累计制定了40余项行业关键标准和10余项国际标准,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今天,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会上透露了上述信息。他介绍,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成效突出。一方面,产业基础不断的夯实,产品装备加速迭代;另一方面,应用赋能扎实推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谢少锋表示,下一步,工信部门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谢少锋着重提到要“建生态”。他说,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强人才引育,伦理治理和国际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