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签订千吨级生物酶法再生PTA订单,「源天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 轮融资 | 36氪首发

文 | 张冰冰

编辑 | 阿至

36氪获悉,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天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洋海棠基金、尚势资本、道彤投资、利安隆、仁爱集团等,本轮融资将用于千吨级生产线建设、产品技术提升和市场拓展。

「源天生物」成立于2022年10月,落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天津大学全产业链生物制造平台与吨级中试孵化基地,开发废弃PET酶法再生技术,实现再生rPTA酶法生产及Rb-PET产业化。

「源天生物」已与多家国际品牌和国内上市公司完成产品验证,客户覆盖纺织服装、家居家纺、食品饮料包装、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已展开产品销售并签订千吨级订单。

生物酶法rPTA实现百吨级量产

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塑料品种之一,PET应用范围广泛,其回收利用能显著减少海洋和土壤塑料污染,同时降低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减少生产能耗及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至关重要。

当前较成熟的PET回收手段主要是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回收技术成熟,但主要适用于PET瓶片等高值原料,纤维等低值混合材质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原料受限且回收后性能下降。化学回收工艺存在短板,其有机溶剂用量大,反应流程长,高温高压,能耗成本高。

生物法作为PET回收领域的新兴技术,展现出令人期待的技术潜力。「源天生物」创始人尤生萍博士介绍,该技术利用水解酶实现PET的降解回收,具有三大优势:原材料方面,适配性更强,可处理各类含PET材料,实现全品类回收;降解产物方面,通过生物催化深度降解生成rPTA、rMEG(再生乙二醇);最终产品方面,Rb-PET产品等级高,可以在纤维级、食品级、膜级等更广泛终端产品中应用。

源天生物再生材料产品

产品合作之外,「源天生物」也在和合作伙伴开展闭环回收合作,客户提供废旧纤维等原材料,「源天生物」用生物酶解法技术将其分解成r PTA和r MEG单体,再重新聚合成Rb-PET切片,实现完整的Textile to Textile循环。2024年5月,「源天生物」就已成功制成国际首例酶法再生T恤/运动鞋/PET瓶片/PET膜,对推进废旧纤维等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源天生物酶法再生PET瓶及PET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生物降解的技术路线尚属早期。走在前列的法国Carbios公司也在进行工业化规模放大,与Indorama Ventures共建的PET生物回收工厂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拥有每年5万吨消费后PET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产能相当于20亿个瓶子或3亿件T恤。

同时,与欧美的成熟市场不同,国内PET回收相关政策以鼓励为主,缺乏强制性措施,市场需求的增长需要更多产品技术的倒推。

这是弯道超车的机会,也是创新企业的挑战。尤生萍坦言,面对未来百万吨级的生产规模目标,「源天生物」目前仍在中试阶段,下一步的核心任务是建设5000吨产线,同时落地更多头部客户订单,冲刺亿元级别收入。

36氪未来产业

「36氪未来产业」持续关注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和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寻求报道可邮箱联系wangfengzhi@36kr.com或扫码联系作者。

此外,今年36氪正式推出《36氪企业投资指南内参》,依托在经济圈产业群、区域重点推进规划与招商领域的深厚积累,36氪通过提供深入详细、更为及时、独家专有的全面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精准的产业项目内参;助力项目方匹配产业资金、链接关键人脉、快速融入新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