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买“家用蓝光仪”治黄疸,宝宝出现不适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凝嫣 记者 梅书华)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黄疸是宝宝出生第一站最常出现的情况之一,部分新手爸妈面对“小黄人”时却焦虑不堪,有时候还会走入治疗误区。一名家长自行购买“家用蓝光仪”给宝宝治黄疸,不仅没退黄还差点伤到眼睛。
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家长回忆,当时是看到宝妈群里有人推荐“家用蓝光仪”,便自行购买准备在家治疗更方便。结果宝宝的黄疸不仅没有改善,每次照蓝光时还表现很不适。家长觉得不对劲,急忙来就诊。
医生告诉家长,治疗黄疸需要特定波长的蓝光,自行购买的蓝光仪并不一定符合此项标准。此外,照射蓝光时需要保护眼睛、会阴等部位,这些注意事项非专业人员不能全面掌握。因此,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需要到医院进行,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症。约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会有肉眼可见的黄疸。
黄疸过高会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不积极治疗,患儿可能出现嗜睡、吸吮无力、肌张力异常、发热或体温不升、哭声尖锐等情况。如仍未进行治疗,将进一步造成耳聋、智力低下、脑瘫等神经系统永久性伤害。
哪些情况下新生儿黄疸需要干预?临床已不再强调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更重视确定黄疸的干预值。比如黄疸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或者伴有其他如嗜睡、吃奶差、发热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充分喂养十分重要。胆红素通过尿液、粪便排出,因此确保宝宝良好的喂养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黄疸,当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时,可以适当地添加配方奶。
光照疗法(即“照蓝光”)是最便捷、经济、安全、有效的办法。蓝光可以分解照射部位的胆红素,更易于通过尿液、粪便排出。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白蛋白、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益生菌、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此外,医生判断情况特殊时,可采用“换血疗法”快速降低血胆红素,更重要的是尽可能识别诱发黄疸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除了自行购买蓝光仪在家退黄,还有三个误区要避开,一是多喝葡萄糖水可以退黄疸;二是认为黄疸是母乳引起,不再母乳喂养;三是黄疸无论多高,晒晒太阳就退了。以上行为皆无科学依据,专家不建议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