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日本首相石破茂对美发出“最强烈警告”

随着4月17日日美贸易谈判临近,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发出直指美国贸易政策的"最强烈警告",令这场关乎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博弈陡增变数。面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4%对等关税及25%汽车惩罚性税率,日方展现出罕见的战略定力。

在4月14日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石破茂直言美方政策"可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其矛头直指特朗普4月2日公布的"对等关税"计划。尽管该政策在4月9日被暂缓90天实施,但保留的10%基准关税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日本正面临农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开放与汽车产业存续的双重压力。

谈判桌前,日方团队展现出精密设计的攻防策略。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作为首席代表,将汇率议题划归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与美国财长贝森特的对话框架,试图隔离金融政策与贸易谈判的交叉影响。加藤胜信同日重申"两国共识",强调避免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对经济的冲击,暗含对美方潜在干预诉求的预警。

值得关注的是,日美间价值1.1万亿美元的国债持仓正成为隐形谈判筹码。自民党政策调查会会长小野寺五典明确排除将美债作为反制工具,称"盟友间不应制造市场混乱",但美财政部内部对抛售风险的担忧已被外界视为暂缓关税的关键动因。这种微妙平衡或将重塑现代贸易战中的金融威慑范式。

在战略层面,石破茂表现出超越短期利益的政治智慧。他明确反对"不断妥协、尽快谈拢"的速决思维,在回应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关于"美方违约"的质询时,强调需统筹"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复杂维度。这种立足全球价值链的考量,与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冲。

随着日本央行超低利率政策可能遭美方质疑,以及日元汇率波动性加剧,这场谈判已超出传统贸易范畴,演变为发达经济体间的制度模式之争。日方既要维护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又需在能源、粮食安全等战略领域守住防线,其政策张力折射出全球化退潮时代中型经济体的生存困境。

据钛度浪潮观察,日美同盟正经历"尼克松冲击"以来最严峻的经贸考验。当24%的关税利刃划破"特殊关系"的面纱,这场博弈或将重新定义21世纪国际经贸规则的演化路径。随着谈判进入72小时倒计时,全球市场屏息以待的,不仅是协议文本的墨迹,更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存续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