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举办,赛项包括百米跑、足球赛等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5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8月15日至17日,北京将举办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竞赛项目包括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体赛事设置100米、4*100米接力、立定跳远、自由体操、足球赛等项目。

据悉,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竞技赛事,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举办。今天(5月7日)正好是运动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发布会上透露了第一批比赛项目情况。

据介绍,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体赛事侧重人形机器人的技能竞技,外围赛事侧重趣味性和观众的互动性。主体赛事包括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共3大类19个项目。

其中,竞技赛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设置11个赛项,其中田径7项,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和立定跳远、原地跳高,还有自由体操和二对二、三对三、五对五足球赛,这些项目重点考验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和群体舞蹈两个项目,通过艺术编排、音乐配合,以动作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的协同能力。

场景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了工业场景、医院场景和酒店场景,共3类6个项目。其中,工业场景包括工厂物料搬运与整理;医院场景包括药品分拣与分装;酒店场景包括迎宾服务与清洁服务。通过这些应用场景,展示机器人的实际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外围赛事则安排了三个项目,包括非人形的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比赛。

据了解,举办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旨在通过机器人的多种竞技赛项,集中展示、检验机器人的最新成果,持续带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学传感器等多学科技术进步,加速机器人进入各类生产生活实际场景,推动人类和机器人和谐共生,让机器人服务人类更美好的生活。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