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市场饱和,极米投影们要去卷游戏细分场景了?
2025 年 5 月 8 日,极米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投影机极米 RS 20 系列,包括 RS 20 Plus 、RS 20 Pro Max、RS 20 Ultra 和 RS 20 Ultra Max 四款机型。
硬件方面,极米 RS 20 全系标配联发科 MT9681 处理器、德州仪器 472TP DMD 芯片和 DLPC 8445 显示驱动,仅在光源、移轴能力和内存大小等周边配置上存在差异。在 RS 20 Plus 所处的万元价位,这套产品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图片来源:极米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极米 RS 20 「游戏巨幕」的产品定位:全系支持 VRR 可变刷新率技术、4K60Hz、1080P 240Hz 双模式画面输出,画面延迟最低只有 1ms,让「投影玩游戏」真正成为可能。
其实在投影机这个赛道,极米并不是第一个尝试进军游戏场景的品牌:2024 年 11 月,BenQ 发布了其 4K 旗舰投影机 X3100i,同样主打低画面延迟。但这款国补到手价 15000 元的「游戏投影」在 1080P 240Hz 模式下画面延迟仍来到 4.2ms,和电竞显示器标配的 1ms 还有段距离。直到今天极米发布 RS 20 系列,才算真正补上了「游戏投影」的短板。
让投影机实现高刷新率和低延迟,为什么这么难?
目前市面上主流投影产品按照投影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DLP 投影和 LCD 投影。另外这里我们分析的是投影原理而不是投影光源,所以暂时不区分 LED 光源和激光光源。
LCD 投影的工作原理和手机屏幕类似,只不过把原本的背光层换成了灯泡光源,并在前面设置镜组以把画面投射出去。从原理来说,LCD 投影做高刷新率和低延迟的难度非常低,毕竟 LCD 高刷面板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因 LCD 投影方案对光源「折损」极高,导致画面亮度极低、显示效果极差,现在普遍只有 500 元以下的低端投影会采用 LCD 方案。
对这些低端投影来说,高刷新、低延迟等技术并不能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只会增加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性价比。即便 LCD 投影实现高刷新、低延迟的技术门槛极低,我们也难以在这一品类看到对应的产品。

图片来源:BenQ
而 DLP 投影的工作就比较复杂了:由色轮或彩色光源发出的光线会照到 DLP 投影的核心—— DMD 芯片上,这个 DMD 芯片大家可以理解为是由很多个可以独立调整角度的小镜子组成的镜子集群。
假设画面上某个像素为红色,那当色轮转动到红色时,该像素对应的小镜子会切换或保持在「开」的位置,接收中继镜组发来的红色光束,并将其反射到投影镜组中。此时画面其他颜色的像素点对应的 DMD 像素将切换、维持在「关闭」的位置,将红光投射到投影镜组以外的地方,从而保证颜色正确显示。
从工作原理上讲, DMD 芯片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投影机的像素响应时间,从而影响整体画面延迟。除此之外,投影机视角校准、像素抖动、画面插帧、动作补偿等画面后期处理流程也会显著增大画面延迟。当两者加在一起,投影机的画面延迟自然就上来了。

图片来源:德州仪器
既然画面延迟出自 DMD(硬件)和后期处理(软件)这两个部分,那降低画面延迟自然也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以极米 RS 20 为例,其采用的德州仪器 472TP DMD 为 0.47 英寸芯片,物理分辨率就达到了 4K UHD,不需要像某些 0.33 英寸 DMD 的投影需要用 DMD 抖动实现 4K 效果。
再搭配原生支持 VRR 的 DLPC8445 显示驱动,RS 20 从硬件层面大幅降低了画面延迟;而画面后期的问题就更好解决了——联发科 MT9681 芯片搭配全新的色彩管理算法和 8GB 大内存(Ultra Max 机型),用更强的性能压缩了处理、显示所需的时间。
只不过刚刚这个分析只回答了「RS 20 的画面延迟为什么这么低?」这个问题,在极米 RS 20、BenQ X3100i 背后,其实还藏着另一个问题:
既然投影实现高刷新、低延迟的难度和成本这么高,就连最便宜的极米 RS 20 Plus 也要卖到 9999 元的价格,那投影机为什么还要在游戏、电竞领域发力呢?
在雷科技看来,游戏之所以被当作投影行业的突破口,其实和投影在大屏显示领域尴尬的定位有关。
过去十年间,TCL、海信等中国电视品牌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画质上超越了日韩传统敌手,在价格上也更具优势:75 英寸的 4K144Hz MiniLED 电视价格已经低于 5000 元,就连 100 英寸这个传统家用投影的「主场」,如今也有大量物美价廉的国产电视。

图片来源:TCL 雷鸟
可以说在 2025 年,大屏电视早已不是稀缺资源;而在亮度更高、细节保留更丰富、色彩表现更好的大屏电视面前,传统投影机的竞争力早已消失殆尽。在这种大屏市场飞速流失的情况下,投影行业急需找到新的需求切入口。而「游戏投影」,便是当前投影行业手里最好的牌。
比照当年电竞屏幕的发展路径,游戏投影品类的出现,象征着投影机从通用显示设备,到高价细分设备的转变。当年电竞屏幕之所以能快速占领市场,正是因为其高刷新、低延迟的特点满足了游戏玩家的特殊需求,基于游戏用户的刚需打开了全新的市场。
对于投影行业来说,游戏投影完全可以复制这一成功路径:目前大屏电视没能在价格与游戏性能间取得平衡,而游戏投影画面可大可小的特点,允许用户以一个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得更好的大屏游戏体验。
如果投影行业能抓住这一机遇,「游戏投影」完全有可能像如今的激光电视一样,将自身优势最大化,在大屏显示的细分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除了游戏之外,在雷科技看来,投影行业还有另一个值得考虑的突围点——更灵活的小屏显示。

图片来源:小度添添闺蜜机
近年流行的闺蜜机身体力行证明了「小屏幕灵活使用」的市场潜力:闺蜜机不强调极限画质和巨幕体验,而是瞄准卧室、宿舍、出租屋等碎片化的生活场景,以轻便、灵活的特点在传统显示领域之外找到了新的立足点。而「轻便、灵活」恰恰也是投影仪的传统优势。
当然,如果投影也想走轻便化的路线,品牌仍需解决轻量化、集成化带来的供电、散热问题。而就目前市面上低端 LCD 投影的综合表现来说,让这些品牌「解决问题」显然难于登天。但可以肯定的是,面对电视、闺蜜机的「两面夹击」,投影机行业必须做出改变。
从这个角度看,今天发布的游戏投影,无疑是投影转型进程中浓墨重彩的第一步。至于投影行业的未来,也值得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