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惨案确认,57人遇难
文︱陆弃
4月26日,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突发剧烈爆炸。短短数分钟之内,大火吞噬码头,大量集装箱被气浪抛至空中,冲击波辐射数公里。截至目前,官方已确认57人死亡、1200余人受伤,这一数据令整个伊朗社会陷入震惊。
沙希德拉贾伊港是伊朗最大集装箱港口,承担全国约85%的集装箱货物吞吐。如此关键的战略枢纽却在爆炸中失守,不仅暴露出港口管理体系的结构性漏洞,更让伊朗当局陷入被动。最初,地方当局一度宣称遇难者人数为70人,直到5月4日首席法官才修正为57人。面对如此重大安全事故,最基础的数据都反复调整,已足见信息混乱与监管崩溃。
事故发生之时,大量危险化学品疑似未经妥善处理被违规存放。据现场目击者与救援人员披露,爆炸区域浓烟刺鼻、火势极烈,极有可能涉及高氯酸铵等军民两用化学品。这类物资不仅易燃易爆,更可能具备高度毒性,而此类仓储竟发生在港口中枢,堪称是对公共安全的公然挑衅。
面对舆论与社会压力,伊朗政府紧急成立事故调查委员会,并于5月4日首次对外发布初步结论。报告称,港口高层存在严重玩忽职守,已逮捕两名管理人员,其他涉案者仍在传唤调查之中。然而,真正的爆炸原因仍未确定,技术鉴定工作仍处于“进行中”阶段。一场造成超过千人死伤的灾难,至今无确凿责任归属,显然难以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