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护,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宝藏”
行走在山西大地上
无论在城镇里
还是在太行山、吕梁山群山之间
总会遇到一些外貌古旧的楼、塔、寺、院……
东倚太行,西临黄河
山西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
一个个文化“宝藏”犹如璀璨珍珠点缀着表里山河
山西拥有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
其中古建筑约有2.8万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
国保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
= 5M!! 2025042817264192536.gif" alt=""/>
在这个被越来越多人发现和了解的宝藏之地
是谁?
在默默守护着这些文化“宝藏”
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
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
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
寺内巡查、检查监控
记录监测文物情况
翠云山间的法兴寺里
文保员张宇飞
坚守30多个春秋
看护寺庙、客串讲解
还开设了“守寺者”微信公众号
介绍寺内的宋代彩塑、唐石舍利塔与唐燃灯塔
武周山南麓
石窟造像顶天立地
一支文物医生团队对石窟“望闻问切”
进行病害调查、微环境监测和日常保养
让饱经风霜的石窟焕发光彩
石窟本体保护的同时
文物医生逐步对石窟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
随着“数字档案”不断完善
文保人员可及时把握文物若干年后的形态变化
这些“宝藏”何以“青春永驻”
是他们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5M!! 2025042817264118125.gif" alt=""/>
为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
2022年,山西省文物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
《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
同年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实施
5年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
他们毕业后
将为山西的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佛光寺、悬空寺、金灯寺
法兴寺、应县木塔、云冈石窟……
这些“宝藏”不因时光流逝而凋零
伴随众多人的努力
它们正焕发时代赋予的光彩
记者:詹彦 杨晨光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