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跨越海峡的团聚:从“南京村”到南京城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文 于茜同/摄)台湾高雄有个“南京村”,村里的老人说着一口南京话。不久前,村里四位长辈回到南京,找寻父辈的记忆。

台湾“南京村”原名“君毅里”,位于高雄市君毅正勤社区,是1948年从南京迁台的第六十工厂员工及家眷的聚居地,现居住着上千户居民。

这趟归乡旅途的机缘,得从网络视频说起。在南京生活了11年的台青麻吉大叔,是个美食博主,但除了美食,他还在记录着身边的两岸故事。

偶然在网络上,看到台湾“南京村”的视频,麻吉大叔觉得好奇。

趁着2025年农历新年回到台湾,他去看望了“南京村”的长辈,也拍了视频记录。视频发出后,反响热烈。很多网友留言,希望邀请“南京村”的长辈来南京。

网友的心愿成真了。麻吉大叔说:“‘南京村’的长辈只觉得自己是普通的外省二代,没想到在南京,有那么多人期待着他们回去。”

4月中下旬,“南京村”四位长辈跨越海峡,开启了为期5天的南京行。他们住在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附近,麻吉大叔陪着一起游览了夫子庙、中山陵、大报恩寺、牛首山等地。

这些长辈对于南京的记忆来自幼时,父母口中的点点滴滴。少时听闻,老来归乡,南京的一草一木让他们动容。“这是我第一次回到南京,小时候都是从长辈的口中了解南京,听长辈们说城里城外,今天在南京看到了夫子庙、看到了城墙,很震撼!”七十多岁的台胞伍宁生说。

另一位名叫王自平的老人,今年75岁了,他是带着寻亲的心愿来到南京。王自平出生在台湾,20世纪70年代前往美国工作,没有赶上后来的两岸开放探亲,未曾见过在大陆的亲人。这么多年来,他父母和大陆的亲人也曾走动往来,在春节相互致电问候。

“我的母亲2021年去世了,她希望我回来后,一定要去找在大陆的亲人。”2021年王自平退休回台湾定居,立马就办了台胞证,想着来大陆探亲,但行程一直搁置。而且母亲留给他的电话和地址都联系不上了,他们与南京的亲人断了线,好几年未联系。

借助网络,麻吉大叔发布了寻亲视频,在多方帮助下,半天的时间,就找到了王自平在南京的表姨,并一起吃了顿饭。“我跟他们第一次见面,激动得流泪。我就在心里默默地讲,妈妈,你生前叫我去看他们,你的儿子做到了。”王自平说,“这次行程仓促,好在联系上了,我打算明年夏天和哥哥姐姐一起再来南京和家人团聚。”

在台湾“南京村”,篮球场旁边的大榕树下,每天下午四点到五点,讲着一口南京话的老人们准时报到、聊天。隔着一湾海峡,乡音不正是亲情不断、思念绵延的证明吗?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