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了?特朗普开出条件,中方回了10个字,美财长警告:停止贷款
4 月 17 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镁光灯下,特朗普摆弄着手中的钢笔,突然对记者说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到了某个临界点,人们就不会再购买商品了。” 这句话如同投入热油的水滴,瞬间在国际舆论场激起千层浪。这位曾宣称 “关税战很好打且容易赢” 的美国总统,此刻正用隐晦的方式承认 —— 美国对华加征的 145% 关税,已经成为悬在全球贸易脖颈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关税战的 “双向绞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或许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博弈的残酷性。他在 IMF 春季会议间隙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罕见地透露了一组数据:美国中小企业因关税战每年多支付的成本高达 1200 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反制措施已导致美国农业出口额暴跌 37%。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密西西比州农场主堆积如山的大豆,是底特律汽车工人失业的叹息,更是纳斯达克指数连续 12 个交易日的阴跌。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 4 月 24 日的例行发布会上,用三个 “必须” 回应美方的关税威胁:“美方必须彻底取消单边关税,必须停止极限施压,必须回到平等谈判桌前。” 这并非外交辞令的简单重复,而是基于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的强硬表态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增长 19.7%,而美国在华企业利润却同比下滑 14.3%。
特朗普的 “关税困局”当特朗普在白宫宣称 “关税谈判取决于中国” 时,他的经济顾问团队正在为如何收拾残局焦头烂额。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中,有 73% 最终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这意味着,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要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多支付 1700 美元,相当于一辆特斯拉 Model 3 的首付款。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共和党的分裂。4 月 23 日,众议院中国问题委员会提出一项激进法案,要求将中国商品分为 “战略品” 与 “非战略品” 两类:前者包括机床、半导体等 1450 亿美元商品,五年内加税至 100%;后者则征收最低 35% 的关税。这种 “结构性脱钩” 的设想,被《纽约时报》讽刺为 “用关税筑起柏林墙”。
中国的 “反制组合拳”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打出了一套漂亮的 “组合拳”。3 月 10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加征 15% 关税,直接击中特朗普的 “票仓”—— 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采购量下降导致豆农每蒲式耳损失 2.3 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与巴西签署了 1200 万吨大豆采购协议,这个南美国家的农业部长在签约仪式上兴奋地说:“中国市场就是我们的黄金跑道。”
在金融战线上,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 IMF 会议期间宣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覆盖范围已扩展至 128 个国家,美元结算占比从 68% 降至 52%。这一变化让贝森特坐立不安,他在闭门会议上警告幕僚:“如果中国继续推进去美元化,美国的金融霸权将面临灭顶之灾。”
全球产业链的 “地震波”美国试图拉拢盟友 “孤立中国” 的计划,正在遭遇意想不到的阻力。4 月 20 日,印度工商部长在新德里公开表示:“我们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话音未落,印度与中国签署的光伏组件采购协议金额已突破 50 亿美元。同样的故事也在东南亚上演 —— 越南胡志明市的纺织厂门口,贴着 “招聘中国技术工人” 的告示,而柬埔寨首相洪森则直言:“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伙伴。”
这种 “去阵营化” 趋势,让美国战略界感到恐慌。CSIS 高级顾问甘思德在《外交事务》杂志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错误地认为,关税可以迫使中国妥协,但他们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他特别提到,中国在 5G、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而美国企业为规避关税,已将 23% 的生产线转移至墨西哥。
舆论场的 “攻守易势”当《华尔街日报》社评委员会用 “撤退” 一词形容美国的关税政策时,这个保守派堡垒的立场转变耐人寻味。社评尖锐指出:“金融市场的暴跌、物价的飞涨、盟友的疏离,正在将美国推向衰退边缘。” 这种批评在共和党内部引发连锁反应,4 月 25 日,28 名共和党参议员联名致信特朗普,要求重新评估关税政策对选民的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社会的凝聚力令人瞩目。根据零点有数的民调,83% 的中国民众支持政府的反制措施,甚至包括那些曾留学美国的精英群体。这种共识在社交媒体上形成强大声浪, 支持中国反制 47 亿次,网友自制的 “关税战表情包” 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
未来的 “十字路口”随着 IMF 春季会议的召开,中美博弈进入关键节点。贝森特在会议间隙 “想见面聊聊” 的请求,被中国代表团礼貌而坚决地婉拒。这种 “冷处理” 背后,是中国商务部的清醒判断:美国试图通过 “分级关税” 实现 “结构性脱钩”,本质上是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中方绝不会接受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协议。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这场关税战的结局已初现端倪。当特朗普在白宫反复强调 “美国优先” 时,中国正通过 RCEP、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构建新的全球贸易网络。正如甘思德所言:“这场博弈的赢家,将属于那些能适应多极化世界的国家。” 而美国若继续沉迷于 “关税大棒” 的幻觉,最终只会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方向。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或评论,请留言给我,期待与您的互动。记得关注猫咪视眼,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