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福建金融运行观察③|今年一季度福建省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达958.55亿元
东南网4月27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福建省内某纺织品出口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更多选择采用人民币结算,今年一季度出口尼龙长丝预收款同比增长4倍,部分新能源车、电子产品出口企业跨境人民币贸易款项也出现了大幅增长。记者从今日召开的2025年一季度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省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958.55亿元,对东南亚、南美地区增长显著,其中与巴西、越南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金额分别同比大幅增长5.11倍、1.63倍。跨境人民币满足企业交易结算、风险管理需求,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功能进一步显现。
境内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由于不涉及汇兑环节,可以减少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有助于提升其接单能力和接单意愿。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聚焦提升跨境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占比,印发重点推进企业名单,组织各级人民银行、银行机构走访外经贸企业,“一对一”指导企业用好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确保政策红利实实在在地落在企业身上。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市场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以减少货币错配风险的内生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福建省跨境人民币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年结算量超过1.2万亿元,排名全国前列,在支持全省稳外贸稳外资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从会上还了解到,福建省聚焦提升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组织建立重点推进企业名单,以及季度重点企业走访推进制度,推动形成“拓展首办户、提升存量户”局面。一季度,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2884.1亿元。新增跨境人民币“首办户”776户。全省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2302家,办理高水平便利化跨境人民币业务133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