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LPR连续6个月维持不变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4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两个期限品种LPR较上月均维持不变。

  4月份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份以来,政策利率即人民银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本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这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4月份LPR报价会保持不动。

  LPR已连续6个月“按兵不动”。王青认为,当前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报价行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总体上看,年初以来LPR报价持续不动,根本上是今年一季度经济走势偏强,由此,尽管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但下调LPR报价的迫切性不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4月份资金面相较于3月份更为宽松,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压力仅为1000亿元,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相对可控。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总量工具快速落地的必要性并不高。

  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数据来看,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广义货币(M_2)余额同比增长7%,增速基本稳定,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经济加快恢复回升;金融数据方面,无论是社会融资规模还是新增人民币贷款都超过预期,这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从利率本身看,目前无论是新发放的企业贷款还是住房贷款,利率均较上年明显下降,处于历史低位。因此,短期内LPR下行的必要性降低,本月LPR继续保持稳定。

  展望未来,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尽管短期内LPR下行可能性降低,但长期来看,降准降息仍在市场预期中。

  王青认为,综合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国内房地产市场和物价走势,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或已成熟。这是当前促消费、扩投资,大力提振内需,对冲潜在外需放缓,切实增强宏观经济韧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明明认为,结合当前基本面修复情况、股市回暖节奏以及汇率压力来看,预计短期货币端或以预期管理为主,保留政策余量应对外部不利因素带来的潜在冲击。同时,预计在政策优先级上,降准或高于降息。

  董希淼认为,降准可释放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应对外部冲击、稳定资产价格等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前期消费贷款提高额度、延长期限等措施基础上,金融管理部门可创设支持消费信贷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投放提供有力支持;财政部门可继续加大对“以旧换新”等活动的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