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从节约2000万元到优惠过亿元 专业税收服务助力企业出海

今日上午,成都工业领域政企代表团赴沙特拓市场。作为2025年成都工业领域政企代表团首次出海,此次沙特之行备受期待。“我们非常看重此次沙特之行,希望能够与沙特方面达成一些合作。”成都大宏立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中民表示,该公司主要从事起重运输设备研发、制造、销售等,目前在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开拓已经初见成效。

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都对外开放“朋友圈”越来越大。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跨境税收管理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核心议题。从项目谋划、投资落地到持续运营,专业税收服务为“走出去”企业装载更为丰满的“羽翼”。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走出去”企业在境外享受税收协定优惠超3亿元。

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企业故事,更是成都全力以赴推动“蓉品出川”“蓉品出海”,以更高水平“走出去”的缩影。

“走出去”参与全球分工

打造越南饲料龙头

“差不多20年前,公司调研发现东南亚水产养殖水平和饲料生产水平与国内有差距,巨大的市场需求就摆在面前。”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税务师肖盛勇谈及公司于2007年在越南前江省修建的第一家饲料工厂时说。

在此后的10余年时间,通威在越南先后建立及收购了5家标准化饲料公司,总投资超5亿元。

“共建‘一带一路’为通威在越南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投资氛围及环境。”肖盛勇表示。对在越南投资的通威来说,借助“一带一路”政策即可引进国内的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到越南,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同时利用中国与越南水产业的较高互补性加大贸易合作额。

“以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成都税务部门辅导通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为例。通威总部收到越南公司8000多万元股息所得,在此之前,公司从未办理过同样的涉税事项,也没有税务事项处理的经验。在税务部门辅导后,公司依据中越签署的税收协定消除双重征税条款,适用了税收饶让政策,节约税款2000多万元。同时,通威在越南的6家饲料公司也成功享受到饲料生产销售免征增值税和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我们使用节约下来的税款加大对越南的投资力度,实现投资、盈利到追加投资的良性循环。”肖盛勇回忆说。

一系列服务、政策助力下,如今,通威投资的第一家饲料工厂越南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已成为越南全国销量靠前的饲料单厂。

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企业减免6000余万元境外税费

就在几天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成都院)作为联合体牵头人,成功中标塞尔维亚维特罗3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将于今年7月底动工。

承担多国可再生能源规划和水电规划,设计了科特迪瓦最大水电站苏布雷、世界最大钢岔管群项目巴基斯坦塔贝拉,签订蒙贝拉等多个海外特大型水电联营体项目……作为全国水电勘测设计方面的龙头企业,企业近年来在海外交付了一系列代表行业领先水平、令人瞩目、惠及民生的精品工程,让“成都制造”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

优化服务保障,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成都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的海外之路更加顺畅。中国电建成都院海事部财务总监郑怡以税收营商环境举例道,“由于海外税收环境不同,涉税问题复杂,税收成为营商环境中直接影响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难度的‘关键一环’。税务部门秉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针对我们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出口退税、境外个人所得税抵免到非居民税收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精细化的税费政策宣传辅导,内外双向发力帮助企业减负增力。”

据青羊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内,优化退税资料管理流程,指派专人担任“服务专员”,辅导企业实现备案单证电子化;对外,支持企业申请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为企业印度尼西亚水电项目、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等4份境外合同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预计减免境外税费超过6800万元。

“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是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切面。成都正逐步完善涉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企业在欧亚区域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交付一系列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精品工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郑怡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艳玲 供图 受访企业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