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交手第8天,特朗普亲信换了一茬,“关税参谋”第一个出局

中美本轮关税战开打第八天,特朗普突然玩起“火线换将”,把自己的贸易政策团队掀了个底朝天。这出戏码比美剧还刺激——原本靠边站的财长贝森特突然成了白宫红人,一手炮制“对等关税”的纳瓦罗被扫地出门,连马斯克这种商界大佬都直接消失在决策圈里。特朗普这波操作,明摆着是被中方的反制措施打疼了,不得不临时换将止损。

先说纳瓦罗的下台。这个顶着“经济学家”头衔的家伙,其实就是个学术骗子。他写的《致命中国》里,虚构了个叫罗恩·瓦拉的“中国问题专家”,连哈佛都查无此人。结果特朗普把他当宝贝,把那些漏洞百出的关税理论当成了“圣经”。现在可好,中方直接用125%的关税教他做人,纳瓦罗的“关税大棒”不仅没让中国服软,反而把美国自己的经济搅得一团糟。美股暴跌、企业叫苦不迭,特朗普终于意识到,这个只会喊口号的“参谋”根本不靠谱。

再看贝森特的上位。这位财长之前连关税政策都插不上话,甚至一度想辞职,结果现在成了白宫的“救火队长”。他一边安抚美国民众说“经济不会衰退”,一边偷偷跑去海湖庄园给特朗普洗脑,让他从“加税狂魔”变成“谈判专家”。这招确实奏效了,特朗普最近开始改口说要“谈判解决问题”,还推迟了部分关税生效时间。不过贝森特的算盘打得精——他知道继续打下去美国经济扛不住,所以想通过谈判挽回点面子。但问题是,中方已经明确表态“奉陪到底”,贝森特的“劝诫”能起多大作用,还得打个问号。

这轮关税战打到现在,双方的关税都加到了离谱的程度:美国对中国商品征145%,中国回敬125%。但实际效果呢?两国贸易几乎停摆,拜登四年都没做到的“脱钩”,特朗普一周就实现了。可脱钩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农业州的大豆卖不出去,科技企业供应链断裂,普通家庭每年多花1600美元。特朗普和纳瓦罗当初幻想的“中国妥协”,变成了现实中的“两败俱伤”。现在特朗普不得不换人,说白了就是黔驴技穷,想找个台阶下。

不过中方的反制可没停手。除了关税,我们还有后手——减少美国电影进口、限制农产品输入、调查美企知识产权问题。这些招招都打在七寸上,让美国企业和民众直接感受到痛。更关键的是,中方早就做好了“硬脱钩”的准备,扩大开放市场、推动多边合作,根本不把美国的威胁当回事。反观特朗普,政策朝令夕改,今天加税明天谈判,连美国媒体都嘲笑他“像个没头苍蝇”。

贝森特的上台或许能让特朗普的政策稍微理性点,但改变不了美国的根本矛盾。贸易逆差不是加税就能解决的,结构性问题还得靠合作。中方已经说得很清楚:要谈,就拿出诚意;要打,奉陪到底。特朗普要是还想玩“极限施压”那套,只会把美国拖进更深的泥潭。这场关税战,美国已经输了先手,接下来就看特朗普能不能及时止损,别让纳瓦罗的闹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