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热议 | 小学18:30放学,你赞成吗?

放学时间,看似小事,实则牵动千家万户。近日,深圳市民提议“小学延时至18:30放学”。对此,当地教育局作出回应,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至18:00止,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时放学的由学校予以妥善安排。

#家长建议小学延时至6点半放学#的话题一时间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延长放学时间,能解决职工家长的接送问题;也有人认为,在校时间太长影响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不应该无限制地占用老师的时间。

你认为小学生几点放学比较合理?你赞成延长小学放学时间吗?

0 1

延长小学放学时间,家长看法不一

对于将“小学放学时间延长到18:30”的建议,家长们的看法并不一致。

有家长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困扰:

也有网友表示,老师也有家,不想晚下班:

还有网友认为,应该减少大人上班的时间,而不是延长孩子的在校时间:

02

尴尬时间差问题,由来已久

小学课业较轻,放学时间早,影响家长接孩子,已是近年来被多次讨论的问题。小学一般在下午3点半、4点左右放学,而双职工家长下班至少也在5点以后,这个尴尬的“时间差”一直是很多家庭的烦心事。

家长若选择校外托管,意味着需支付高昂费用且面临安全隐忧;而学校作为公共资源,是家长较为放心的托管场所。因此,要求学校晚一点放学的呼声开始出现,教育部门为顺应家长需求,鼓励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放学以后将不方便接送的孩子继续留在学校,由老师进行看管,等到家长下班以后再来接,这样的服务措施,确实让家长减轻了很大压力。

其实,早在2021年深圳市教育局就正式印发了《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明确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段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在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开展1-2课时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超过18:00。这一举措当时得到了欢迎。但现在看来,即便是课后服务延长到了18:00,如今仍然是众口难调。

家长提议延时的核心矛盾在于,标准化的“教育时钟”与普遍存在的“职场时钟”难以同步。双职工家长很难保证准时下班,及时赶到学校,部分家长因为来不及接送孩子所以希望延长放学时间,也是出于无奈。

正因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孩子的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

近年来,全国各地一直在积极想办法。天津中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模式,北京推出中小学生阶段的课外活动计划,上海公办中小学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浙江杭州的课后服务被家长称为“晚托班”。

针对现实问题,多地教育部门也在尽力盘活多方资源。比如,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又比如,不少学校还利用了周边现有资源,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同学们去大学操场、图书馆等地方活动。

03

延时放学,“万能解药”?

延时放学,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吗?

如果延时放学成为常态,学校成了小学生们放学后也无法逃离的“第二课堂”。长时间被限制在学校环境中,孩子们自由玩耍、探索兴趣爱好的时间被挤压。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需要充足的户外活动来强健体魄,需要自由自在地探索世界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放学后的时间都被学习填满,孩子们很容易产生疲劳、厌烦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教师群体的处境同样不容忽视。当前,教师们的工作负荷已然不轻,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等任务本就繁重。倘若再延长放学时间,他们不仅要承受更长的工作时长,还会牺牲大量陪伴家人的时间。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教师们的身心健康将受到威胁,教学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接送学生,一直是家长的痛点和难点,解决起来不能只靠学校。或许也可以从单位、企业端发力,比如协调双职工的一方单位对家庭特殊情况者实行弹性工作制,可以允许其提早上下班。前不久多地出现“共享奶奶”接孩子放学,也是可以推广的做法。

关于提议小学生延迟放学问题

你怎么看?

你家是怎么解决接娃问题的?

欢迎留言讨论

编 辑 | 马瑞

综合 | 广东广播电视台 封面新闻 极目新闻 澎湃新闻 红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