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直达最高立法机关!成都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运行
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四川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成都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四川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启动运行。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被形象地称为立法“直通车”“连心桥”。未来,社区楼院里的民生关切、产业园区中的企业需求,以及高校院所的专业建议,将通过这辆“直通车”送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供鲜活的“成都智慧”。
▲会议现场
2024年12月19日,成都市双流区人大常委会成功获批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标志着双流区成为四川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和省市三级基层立法(备案)联系点的区(市)县,双流区人大常委会也成为四川省唯一一个被授予“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
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何选择落户在双流区?双流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航表示:“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双流区实际管辖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50万人,人口增量、全区青年人数均居全市第一,多层级代表性的人口结构为立法调研提供了社情民意全覆盖的民意基础;双流区产业类型丰富,拥有自贸区、综保区、7大进境口岸等国际优势开放平台,为立法调研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区内高校院所众多,专业化程度高,意见建议征询渠道丰富,能够将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协助立法发展优势。”
自去年底获批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后,双流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动员人大专业工作者、辖区人大代表、立法联络员、立法信息员、智库专家等队伍,以及数百名志愿者进社区企业,召开意见征集座谈会20余次,完成《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2部法律的立法意见征集任务,已反馈立法意见建议267条。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落地成都双流,翻开了成都法治建设进程的新篇章。“未来,将以‘国字号’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成都4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29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提升联系点整体工作水平,发挥好立法联系点的‘直通车’作用,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成都力量。”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成都已设立29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了各区(市)县全覆盖,涵盖了村居社区、政府部门、学校、行业协会等多类组织。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提出意见建议1470条,被采纳意见建议共130条,有力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