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商银行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生态 构建全域便利化金融环境
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服务理念,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优化支付服务的决策部署,天津农商银行立足地方发展需求,以“零钱包”工程为切入点,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全场景服务为支撑,系统性提升社会公众支付便利化水平,全力打造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现代金融服务生态。
“零钱包”撬动现金服务升级 破解找零难题
创新推出“零整随心换”“零残随心换”特色服务,提供300元、500元标准化零钞包及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商户“即来即兑”。截至2024年末,累计兑换零钱包近18万个,金额达2.1亿元。在出租车、景区、交通枢纽等高频场景设立专项服务点,同步开展“零残兑换进社区”“残币兑换直通车”等活动,全年回收残损币1.9亿元,有效解决“找零难”“兑换难”民生痛点。
深耕农村金融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为“三农”服务主力军,天津农商银行依托373家农村网点及2,000余个金融服务站点,构建普惠金融网络。2023年以来,累计走访5,800余家农村经营主体,开展情景化金融宣教,通过移动POS机具上门服务、代缴水电费等便民举措,打通农村支付“最后一公里”。同时,创新“零钱包 乡村振兴”模式,为农产品交易、乡村旅游注入金融“活水”。
适老化服务暖心升级 弥合数字鸿沟
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天津农商银行打造“无障碍通道 爱心窗口 移动PAD上门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养老金发放高峰期专人引导,推出大字版手机银行及“面对面”视频银行,开展“我教爸妈玩手机”“反假小超人”等专题活动,惠及超10,000人次。以金融温度守护“银发族”幸福生活。
优化账户服务体系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
依托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天津农商银行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适配的开户方案,建立境外来华人员分类分级管理体系,结合客户可识别风险等级和实际需求,提供差异化银行账户服务。同时,严格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境外来华人员提供身份证件的有效性、合规性、开户申请人身份证件的一致性和开户意愿进行核实,强化交易监测与风险防控,保障外籍人员交易安全。
全维度宣传构建服务矩阵 营造便利支付氛围
天津农商银行构建“线上 线下”立体宣传矩阵:走进大学城、国际社区、景区等外籍人员聚集区开展支付便利性宣传,利用自有宣传平台,开展中英文双语《在华支付指南》电子宣传片和《境外来华人员账户服务指南》,通过《天津金融》官方平台推广典型案例,形成示范效应。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超10万份,触达人群超50万人次,有效提升支付便利政策知晓率。
据了解,天津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支付便利化改革,多维度创新服务模式,构建起覆盖乡村振兴、适老化服务、外籍来华人员支付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市民游客畅享“支付无忧”的美好生活体验。
来源:天津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