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右江区:“三个着眼”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地

2024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紧扣区情实际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着眼机制建设、发展需要、精育优才为抓手,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眼机制建设,构建人才工作格局。锚定“一池两库两平台”建设这一重点目标,紧抓“政策引领”,及时修订人才集聚“1 2”文件,灵活调配编制资源,建成人才编制“蓄水池”。实施全口径人才资源统计监测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原则,逐级统计各类人才数据信息,掌握全区党政、专业技能等六个方面的人才资源发展状况,精准盘点各方面、各领域专业技能人才底数,切实摸清楚人才数量、结构,建立六支人才队伍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区人才总量11084人。围绕解决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难点堵点问题,由组织部门带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开展人才工作专题调研,深度掌握人才发展现状,梳理政企校合作不够紧密等7个重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7条,落实2025年重点工作11项,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实际成效。

着眼发展需要,拓展聚才引智路径。聚焦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组织教育、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对所涉及的领域人才进行全面摸排,梳理人才缺口,不断加大对临床医学、农林经济、经济学等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并首次开展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引进工业、林业、医疗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6名。实施“引凤归巢”计划,组织人社等部门赴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区内高校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与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常态化联络对接机制、百色籍高校毕业生人才数据库,新建人才工作联络站2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架桥铺路。深入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主动与区内外行业领域龙头企业、高校建立联系,以兼职、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引进人才并聘任为行业发展顾问6人,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共振同兴。

着眼精育优才,不断提升队伍素质。结合人才队伍特点,组织农业农村局等人才队伍牵头部门,与高校、企业共建实训(见习)基地,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创新“科技特派员 ”“土专家”结对等育才做法,下沉基层培训技能、乡村振兴等人才2.8万人次。持续壮大人才“第一方阵”,选派参加“八桂之光”访学研修1人,区内外进修深造57人,认定广西百色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高层次人才7人。坚持“室内教学 室外实操”相结合,选取9个产业势头强的产业基地、4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3个乡村建设试点作为教学场所,因地制宜串联多个实践项目点形成产业教学路线。组建师资队伍开发特色教程,创新设立“一线课堂”,让致富能手上讲台传经验,在春耕备耕、芒果花养护、牲畜防疫等方面指导群众2753人次,惠及群众达1.2万人。出台《右江区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在职称评定、金融信贷、生产经营等方面政策给予倾斜,同步完善医疗优诊、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便捷出行等激励措施,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88人,住房保障32人。(张富诚 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