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蹈成长记:从双华舞蹈教室到央视舞台
我的舞蹈启蒙始于幼儿园中班。那时父母送我到离家很远的双华舞蹈学校,每周一次的课程被美其名曰“带我玩儿”,实则是让我参加集体舞蹈课。当时的我对舞蹈毫无兴趣,总觉得上课时间太长、太辛苦。尽管刘老师绞尽脑汁用各种方式调动我们的兴趣,但年纪尚小的我始终把舞蹈课视为负担。升入大班后,虽然能表演简单的舞蹈节目了,可内心的抵触就像系不好的舞鞋带,随时可能松散。
二年级成为重要转折点。学期结束时,丁老师通知我参加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的新春大联欢特别节目。第一次站在镁光灯下的经历终生难忘:演播厅的强光烤得脸颊发烫,手心的汗水几乎让我抓不住手绢。但音乐响起的瞬间,多日排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自然启动,我们完整演绎了整个欢快的舞蹈节目。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舞台经验,更点燃了对表演的渴望。
创排过程远比想象艰难。自2024年元旦假期起,我们利用所有公共假期投入排练。节目中,我们化身小羊,用肢体语言演绎迁徙路上的艰辛。舞蹈动作和音乐不断调整优化,服装也历经三次改版。第一次试穿厚重的羊毛演出服时,那种从上到下的闷热感几乎令人窒息。
决赛在石景山文化馆剧场举行。赛场上的我们比任何一次排练都要投入。谢幕时,所有小演员的胸膛仍在剧烈起伏,汗珠坠落在舞台上绽开无形的花。比赛结束后,我们成了后台的团宠,很多舞蹈团体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纷纷拉着我们拍照,夸我们跳得好,我们别提心里多美了。当我们捧起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群文少儿组一等奖的奖杯时,泪水与汗水在杯身上折射出七彩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