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体育场馆典型案例 | 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类典型案例——荆门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
2024年
体育场馆典型案例汇编
BUSSINESS MONTHLY REPORT
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类典型案例
荆门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
基本情况
荆门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于2013年1月成立,负责体育场馆运营、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下辖生态运动公园体育场、体育文化中心和石化体育馆。中心围绕打造全省一流运营机构目标,落实发展战略,聚焦发展愿景与思路,完善服务功能,成功承办多项赛事,年均服务健身人群超200万人次。
“生态运动杯”系列赛事——2024年荆门市”奔跑吧·少年“跆拳道、搏击比赛在荆门市体育文化中心举办
2
强化“星级服务”
赋能品质升级
1.“微改造”提升场馆体验。对生态运动公园体育场引入30余套智能化户外健身器材,定期修复塑胶跑道、照料草坪;升级体育文化中心照明系统、音响扩声系统、公共淋浴间硬件条件,做好泳池水质监控;对石化体育馆及户外场地进行全面更新改造,提升群众参与热情。
2.“精提升”优化服务质量。完善健身人群诉求反馈机制,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服务清单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满意度达97%以上。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场馆服务美誉度,实现“新荆门、星场馆、馨服务”的发展愿景。
3.“互联网 ”开启智慧服务。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灯控、水控远程数字化调节;开辟国民体质监测、公益体育培训预约、赛事活动报名、场地线上预订等功能,客流统计系统全覆盖,连接“i荆门”APP,满足群众对高品质体育生活的期盼。
3
创新“运营模式”
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
1.“体育 ”引入新业态。引进轮滑、卡丁车、少儿体适能、体育装备体验与售卖等新业态,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决商户实际困难,落实房租减免政策,保障商户享受政策红利。
荆门市体育文化中心开展“游泳进课堂”活动
2.“场馆 俱乐部”培养人才。中心与驻馆体育俱乐部深度合作,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其中市足球青训中心在2023年全省足球锦标赛中获得亚军,2024年再创佳绩;体育文化中心游泳馆作为省、市残疾人游泳队训练基地,驻训运动员袁伟译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揽获两金两银。
3.“商业 ”激发新活力。适度开发商业演出、会议会展等关联业务,每年拓展10余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消费升级,提升场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等多业态深度融合。
03
亮点成效
1.全民健身参与度显著提升。中心通过免低开放政策、公益培训和特色赛事,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身体素质显著提高。
2.赛事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生态运动杯”系列赛事品牌效益凸显,获得社会广泛参与和赞誉。
3.场馆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双提升。通过“微改造”和“精提升”,场馆设施和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场馆美誉度和认可度大幅提升。
4.智慧化服务便捷高效。“互联网 ”建设实现灯控、水控远程调节,国民体质监测、公益培训预约、场地预订等功能全面上线,客流统计系统全覆盖,市民享受便捷高效的智慧体育服务。
5.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果显著。与驻馆俱乐部合作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在省级比赛和巴黎残奥会上成绩斐然。
6.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双提升。通过“商业 ”模式拓展商业演出、会议会展等业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消费升级,提升场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多业态深度融合。
04
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1.免低开放政策与公益服务结合。通过免低开放政策、公益培训和特色赛事,降低群众参与门槛,提升全民健身参与度,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
2.“微改造”与“精提升”优化服务。通过设施升级和服务优化,提升场馆使用体验和群众满意度,适用于老旧场馆改造和服务质量提升。
3.“互联网 ”智慧化服务。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控制、线上预约等功能,提升服务便捷性和效率,适用于各类公共服务场所。
4.“体育 ”引入新业态。通过引入轮滑、卡丁车等新业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适用于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
5.“场馆 俱乐部”培养人才。与驻馆俱乐部深度合作,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适用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6.“商业 ”激发活力。通过拓展商业演出、会议会展等业务,带动产业链消费升级,提升场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适用于公共场馆商业化运营。
会刊以电子书形式供会员免费下载参阅。
下一期《中国体育场馆》正在编制筹备中,欢迎各会员单位踊跃投稿,共同开展行业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