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敦化市丹江街道林泉社区:奏好民族团结“三部曲” 唱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敦化市丹江街道林泉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一社一品”统筹工作全局,积极探索创新,聚焦“民族团结进步 基层治理”融合发展模式,奏好民族团结“三部曲”,助推“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建设,推动辖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唱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坚持党建引领,奏好民族团结“主题曲”,唱响基层治理新乐章。一是筑牢坚强战斗堡垒。林泉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过程,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行稳致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同时,林泉社区注重将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治理工作互推互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与发展的坚实堡垒,推动党的政策在社区有效施行。二是发挥党建联盟作用。林泉社区始终坚持把党建联盟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助推器”,以“睦邻泉家”党建品牌为引领,秉持“睦邻 ”服务理念,强化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召开党建联盟会议,凝聚多元共建合力,推动辖区内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拓宽基层治理的资源获取途径,引导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三是加强民族政策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讲座等主要内容,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日常党性教育,抓好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持文化交融,奏好民族团结“进行曲”,唱响基层治理新乐章。一是建强党群服务阵地。林泉社区依托党群服务阵地,因地制宜设置文化活动室、日间照料室、社区便民食堂等特色功能室,为辖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打造“红色教育”宣传阵地,筹资3.3万元建设“睦邻泉家”同心广场、同心亭,开展普法宣传、民族政策宣讲、文艺演出等“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二是集中开展文体活动。林泉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五赛五比争五星”活动的重要内容,多形式、多举措提升社区民族工作能力水平。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搭建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利用春节、元宵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特色民族活动促进情感交融,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各族群众自治活力。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120余次。三是持续强化宣传教育。林泉社区画好线下线上宣传“同心圆”,线下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红石榴”宣讲、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明是非、守诚信、知荣辱;线上加大政务新媒体宣传力度,定期更新“丹江街道林泉社区”视频号活动内容,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

坚持服务民生,奏好民族团结“奋进曲”,唱响基层治理新乐章。一是夯实网格服务管理。依托丹江街道网格巡查制度,组织社区18名网格员,实行“六必访”“六必到”“九必报”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敲门行动”,全面准确掌握社区各族群众和流动人员的综合信息和实际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小事不出网格、急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截至目前,收集网格日常工作2771件,解决实际问题150多件,民生实事78件。二是化解居民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社区矛盾调解室、民族工作服务站、人大代表工作站等平台效能,积极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社区“第一书记”“双报到”党员代表、社区“三长”队伍、民警等群体广泛参与,深入排查化解多元矛盾纠纷,对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维护各族居民合法权益,营造安定有序的社区环境。三是做好民主议事协商。林泉社区结合“法律进社区”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普法宣传中,同时坚持做好民主议事协商,围绕“五事”工作法,整合社区交流平台和活动载体,设立“居民议事点”12处,针对各族居民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入开展社区微工作、居民微心愿、治理微建议、民族微事项等“四微”活动,为社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免费理发、医疗问诊等志愿服务,协商解决房屋漏水、井盖破损等问题共65件。

下一步,林泉社区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成果,推动社区各族居民紧密相连,续写民族团结崭新篇章,为基层治理奠定坚实基础。(郑美玲 刘晨/文 闫宁/图)

来源:敦化市丹江街道林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