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关税大战俄罗斯成最大输家?美国制裁态度大变,中国才是最强支柱

关税大战俄罗斯成最大输家?美国制裁态度大变,中国才是最强支柱

兵器评论

普京万没料到,看戏的受伤最深。

中美关税大战打的热火朝天,俄罗斯隔岸观火看到津津有味,但谁也没想到,中美斗着斗着把油价打崩了,俄罗斯没上场却损失惨重。

据观察者网报道,布伦特原油跌破60美元,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直接掉到53美元,而开采成本已经逼近40美元,赚的那点钱还不够填技术老化和运输成本暴涨的坑。

另一边,沙特带着OPEC小弟们突然宣布增产,摆明了是要趁你病要你命。

更绝的是,美国白宫一纸命令,把对俄罗斯的制裁又延长了一年,嘴上说着要和俄罗斯谈判,背地里刀子一点没松。

俄罗斯这波算是被中美关税战和石油市场的连环拳打蒙了,说好的&;坐山观虎斗&;,结果自己先掉进了坑里。

其实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早就被美国拿捏得死死的。从克里米亚事件开始,西方制裁就像套在脖子上的绞索,越勒越紧。

俄乌战争后更是一口气追加了上万项制裁,从金融到能源,从技术到贸易,能砍的全砍了。

但俄罗斯之前还能靠能源硬撑,毕竟欧洲再怎么不乐意,冬天也得买天然气。可如今局面彻底变了——欧洲咬牙熬过了两个冬天,能源转型加速,对俄依赖大幅降低。

现在,印度这个&;老主顾&;也被美国二级制裁吓住,运油成本飙到原来的7倍,一船油运费从150万涨到1000万美元,俄罗斯根本没得赚。

普京政府不是没算过账。之前俄罗斯财政预算还是按每桶70美元的油价编制的,现在油价腰斩,财政窟窿怎么补?

打仗要钱,社会福利要钱,维稳更要钱。

俄央行嘴上说GDP增速能保1�%,但维也纳经济研究所的专家直接泼冷水:&;油价再跌下去,俄罗斯财政就得崩。&;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得像条直线,能源出口收入占财政一半以上,国内工业体系早就被制裁掏空了。

现在连石油利润都快榨不出来,难道要学委内瑞拉印钞票?可卢布已经贬成废纸,再印怕是要直接退回以物易物时代。

美国这招&;双线施压&;玩得够毒。一边用制裁大棒敲打俄罗斯,一边又放风说要和谈,搞得俄方代表团来回跑,结果等来的却是制裁延期。

现在中国成为重要支柱,中俄贸易额虽然下跌6.6%,但中国依然稳坐俄罗斯最大石油买家位置。

据观察者网报道,俄罗斯副外长亲自喊话中国&;要多少石油给多少&;。

俄罗斯&;敞开供应&;的姿态,本质上就是承认进入买方市场。

中国当然清楚自己的筹码。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中国对美出口萎缩,可转头就能用折扣价扫货俄罗斯能源。

50美元的乌拉尔原油?比起中东动不动七八十美元的报价,简直是白菜价。更妙的是,俄罗斯现在巴不得用人民币结算,正好给中国推进货币国际化送助攻。

去年中俄贸易额破2000亿美元,人民币占比超60%,这哪是买卖石油?分明是在美元霸权上凿钉子。

美国越制裁,俄罗斯越依赖中国;中国越买俄油,越能对冲美国关税战的冲击,这套逻辑,美国怕是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中俄这份“患难友谊”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制裁俄罗斯,中国就默默扩大了能源合作,接手了俄罗斯30%的农产品出口

俄乌冲突爆发,欧美企业集体跑路,中企立刻补上汽车、机械的供应链缺口。

现在俄罗斯超市里中国商品占比超40%,小米手机销量超苹果,连麦当劳撤走后都是中资接盘,这种深度捆绑反而让中俄关系比纸面协议牢靠得多:你中有我的产业链,我中有你的结算网。

中国雪中送炭的操作,对比美国动不动撕协议、延长制裁的做派,俄罗斯人只要不瞎都懂谁更靠谱。

所以哪怕此前美俄关系缓和,俄罗斯也绝不会再赌西方,被忽悠一次是天真,被忽悠十年就是蠢了。

正如拉夫罗夫说&;中俄互信前所未有&;,2016年两国贸易额才600亿,2024年就冲到2400亿。

而美国本想用关税战收拾中国,结果把俄罗斯逼成了中国全天候盟友。

原本中俄能源合作还留着三分客气,现在莫斯科直接亮底牌&;敞开供应&;,这等于把经济命脉交到中国手里。

但中国处理得很讲究,既不大包大揽当冤大头,也不趁火打劫伤感情,而是用市场行为慢慢调整供需。

这种微妙平衡背后是二十年战略定力的积累,从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2024年提前完成2000亿贸易目标,中俄早就把&;背靠背&;合作玩成了教科书级的地缘政治案例。

说到底,中俄友好从来不是浪漫主义的选择,而是被美国霸权逼出来的生存智慧。

现在中国拿能源议价权,俄罗斯保经济基本盘,双方在去美元化、北极开发、中亚维稳这些领域深度联动,这种合作比任何盟约都实在。

至于美国人可能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每次制裁都像回旋镖,最后扎疼的总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