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戳穿谣言:分拆商品,以零件方式出口美国,可以规避高额关税

戳穿谣言:分拆商品,以零件方式出口美国,可以规避高额关税

一沙观水

鉴于关税问题,我国民众集思广益,思索出诸多应对之策。其中有一种看似颇具合理性的方式,即为将产品零件化,借此规避可能形成的高额关税。

根据在美国生活的博主介绍,她曾经去维修一个电器,这也符合咱们中国人勤俭节约的习惯,但她再问维修价格的时候就惊讶了,因为维修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买一个新的电器的价格,维修人员就建议她重新购买一个,不要维修了。

我也曾经在网上买过家具,快递到家后,看着说明书自己要拼好几个小时才能弄好,虽然很有成就感,但如果是那些美国人,他能不能安装都很难说,但是如果是采购商采购后在工厂内进行安装,估计也会面临着安装人工不好找,费用高等问题。

除此之外,这些美国政府都是傻子么,比如我们自己国家,对于汽车等也是手比较高关税的,如果拆为零部件再国内安装岂不是也可以省钱么,而实际上,很多国家对于这些行为,都是有着完整的防范意识的,不会让他们钻这些漏洞的。

因此,这种拆为零件并以“自组装”形式出口美国以规避高额关税的做法,理论上存在一定可行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风险的。

原产地规则。根据美国关税政策,即使商品以零件形式进口,若原产地仍为中国,仍可能被征收针对中国的高额关税。美国海关可能通过“实质性改变”原则判断原产地,若零件未在其他国家完成关键加工步骤,原产地标识仍为中国。

组装后的价值认定。如果美国海关认为零部件最终组装为成品,可能还是要按照成品的价格收税并要求补上其中的差额。

供应链的审查。美国可能还要求企业提供详细的供应信息,证明不涉及被制裁的实体和技术,如果拆分后只是为了避税,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罚款。

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上升。分拆后,到了美国组装后,还需要重新进行包装和运输,特别是体积比较大的家具,可能会面临着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