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重庆220亿超级独角兽,要IPO了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 Midjourney

重庆杀出一只超级独角兽,要 IPO 了。

日前,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称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特斯联 ")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据招股书,特斯联是中国前五的公域操作系统型 AIoT 产品提供商。其 AIoT 操作系统 TacOS 应用于智慧城市及各个行业,就好比汽车领域的智驾系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艾渝是一位 80 后创投大佬,其带领机构曾在不到 3 年时间里投出了 20 家独角兽,包括美团点评、商汤科技、蔚来、小鹏汽车、寒武纪等标杆项目。32 岁的他亲自下场创业,让一家只有智能门锁业务的重庆小公司转型成长为估值超过 210 亿的 AI 独角兽。

特斯联的背后,光大、京东、万达、金地、科大讯飞、商汤、IDG 资本、中信资本等知名机构的身影浮现。如今创业近十年,趁着赴港上市潮的东风,重庆这家超级独角兽终于走到了港交所的大门前。

一、3 年投出 20 家独角兽的投资大佬亲自下场创业

1983 年出生的艾渝,其早期职业轨迹与所学专业高度契合。

2007 年 8 月,他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金融学硕士毕业,随即加入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并购部担任金融分析师,成为该部门当时唯一的中国人。

在华尔街任职期间,他完整经历了金融危机下行业的剧烈震荡 —— 亲历了贝尔斯登被收购的关键过程,也作为雷曼兄弟团队成员深度参与了公司倒闭的历史事件。

2008 年,艾渝所在团队被光大控股收购,由此开启了长达 12 年的投资生涯。任职光大安石董事总经理时,他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将其打造成中国最大的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

在光大控股内部,他还主导设立了新经济投资部门,在 2015 年时就已经管理着近千亿资产,在不到 3 年时间里投出了 20 家独角兽,覆盖新经济领域超 30% 的头部项目,美团点评、爱奇艺、网易云音乐、商汤科技、第四范式、蔚来、小鹏汽车、商汤、寒武纪、京东物流等标杆企业均在其投资版图之列。

同年,32 岁的艾渝迎来职业转折点。

特斯联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艾渝,图源:特斯联

2015 年 3 月的一个深夜,艾渝给一位投资人朋友打电话询问一家智能门锁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两人一通讨论后达成共识," 如果每家都用智能门锁,每个人都会以智能门锁为媒介去线上,去线上就意味着有流量、有用户。"

这一洞察让他注意到这个当时业务还只聚焦在智能门锁的重庆公司特斯联。

在他看来,这种设备不仅是物与人的连接媒介,更可能构建 " 物 - 物 " 、" 人 - 物 - 人 " 的立体化连接生态。

11 月,艾渝亲自下场做了特斯联的 CEO,希望将其重新打造成为了一家以物联网 + 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企业。

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 100 万元,由光智一号、光控和谐、重庆特斯联科技及东海福共同出资。其中,光智一号出资 80 万元,光智一号就是彼时光大控股新经济基金负责人艾渝旗下的基金,光控和谐隶属于光大控股旗下。

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鼎盛的 ToC 投资热潮中,他选择押注 ToB 赛道,并不能被很多人理解。特别是要让投资人相信:一家智能门锁公司能够转型成为拥有打造智慧城市技术能力的公司。

据媒体报道,为了拿下客户订单,他曾在重庆火锅店单次豪饮 20 瓶啤酒促成合作,而这家店所在的大融城项目,正是他 2010 年将烂尾楼改造为全国商业地标的经典案例。

重庆大融城 - 智慧楼宇能源管理界面,图源:招股书

转型有了成效,特斯联逐步获得了投资机构的关注。

2017 年,特斯联获得 IDG 资本、中信资本等机构投资,2019 年又完成 20 亿元 C1 轮融资,京东、万达、科大讯飞等产业资本相继加入。

当时,特斯联定位于光大控股孵化的 " 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 ",获得了包括中石油、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华为、国家电网、海康威视等头部客户。

2020 年 4 月,位于重庆高新区的特斯联 AI PARK 新基建项目亮相,运营阶段即实现 " 净零碳排放 ",年碳排放量仅相当于一辆小汽车的水平。

坐落于重庆的 AI PARK

截至 2024 年末,其智能项目已落地全球 160 余座城市,覆盖近万个空间场景。

团队建设方面,艾渝汇聚了多位行业顶尖人才:包括中国光控时期的合作伙伴,以及证监会前新业务监管部副主任王鸥、阿里前副总裁华先胜、沙特国家人工智能中心前首席技术官邵岭、"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 国家专项专家杨旸等,其中后三位还入选了斯坦福大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

二、智慧城市领域的 " 特斯拉 ",成本只有海外的 1/3

目前,特斯联聚焦四大 AIoT 应用场景,分别为 "AI 产业数智化 "、"AI 城市智能化 "、"AI 智慧生活 ""AI 智慧能源 "。

据灼识咨询,以 2023 年相关收入计,特斯联是中国前五的公域操作系统型 AIoT 产品提供商。特斯联 AIoT 操作系统 TacOS 是亚洲最早支持公域空间全场景应用的公域 AIoT 操作系统之一。

TacOS 采用分层设计,既能以整体平台进行部署,又能以各子系统组件化和模块化灵活部署,实现平台的规模化落地。TacOS 的技术架构由五层构成,依次为智算物联网、全局数字化、通用智能体、全场景应用及开发者平台。

图源:招股书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截至 2024 年末,特斯联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超 800 家客户中落地应用,覆盖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艾渝曾公开表示," 国内的 AloT 世界领先,成本只有海外的 1/3"。

目前,特斯联在海外市场已打造多个标杆项目,如 2020 年迪拜世博会智能服务系统、深圳前海智慧城市中枢项目、隆鑫通用绿色智算体平台,以及上海徐汇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等。

若将特斯联比作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领域的的 " 特斯拉 ",其 AI 技术如同特斯拉的 FSD 智驾系统,负责核心决策;IoT 则承担环境感知与数据采集功能,二者形成数据反哺与技术迭代的闭环,结合其他模块构建起自我进化的生态体系。

在艾渝看来,TacOS 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集中管理整个城市的软件、硬件与生态。应用这套系统后,不同的城市智慧场景解决方案,就好像安卓或者 iOS 操作系统中链接的不同 APP,可供城市运营者自由调配选用。

2025 年,随着 DeepSeek-R1 系列模型的发布,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和超越 OpenAI o1 的深度推理能力,在全球 AI 领域引发技术革新。

围绕空间智能赛道,特斯联正聚焦三大方向:AIoT 领域模型、AIoT 基础设施、AIoT 智能体。

特斯联元特 · 天工大模型平台

其中,AIoT 基础设施板块推出的 " 绿色智算体 ",是一套集高效算力、便捷部署、绿色运维于一体的智算一体化解决方案,具备即装即用、算力弹性配置、全周期自主可控等特性。该方案已在徐州智算中心落地,并成功赋能摩托车行业,打造出首个融合 DeepSeek 模型的应用范例。

今年初,升级版绿色智算体发布,实现对华为昇腾、昆仑芯、寒武纪等国产芯片的全面兼容,并适配 DeepSeek-R1/V3、Qwen 等前沿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任务,构建起覆盖 " 芯 - 网 - 云 - 智 " 全链路的国产化工具链。

AIoT 领域模型板块则推出经济、能源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AIoT 智能体板块以智能机器人与可穿戴设备为核心,其智能机器人曾在迪拜世博会期间为 1250 万人次提供室内外递送、安防巡检、互动表演等服务。

在迪拜朱美拉海滩工作的特斯联智能机器人

AIoT 智能体这类面向 C 端的产品,一方面能充分释放 AI+IoT 技术潜力,拓展应用场景边界;另一方面,也让投资者更直观感知企业技术落地价值。

三、投资方阵容豪华,融资约 60 亿,估值达 216 亿

特斯联自 2015 年创立以来,融资历程颇为亮眼,完成 11 轮融资,吸引了地方国资、产业资本、央企投资平台及市场化投资机构等多元化资本力量。

光大、中信资本、科大讯飞、京东、金地集团、重科投、深圳福田、南昌望隆、徐州臻心、余姚阳明等均在其投资者名单之列,融资总规模约 60 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2024 年 4 月 9 日,特斯联官宣完成 D 轮融资交割。

此轮融资规模达 20 亿元,由澳大利亚投资机构 AL Capital 与国内阳明股权投资基金联合领投,国家发改委旗下投资平台、福田资本、金地集团、重科控股、数字重庆、南昌政府平台公司、徐州产业基金、北科建集团、光大控股、商汤科技等新老股东跟投。

资料显示,AL Capital 作为悉尼开发商 Aqualand Group 的独立投资部门,在香港、新加坡、上海设有办事处,其对特斯联的美元注资,与企业布局的全球化战略紧密相关。

同年 8 月,港股上市公司美高域以 Pre-IPO 轮投资者身份,与特斯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出资 5000 万元,占股 0.24%,按此计算该轮特斯联估值约 208.33 亿元。

最新招股书信息显示,今年特斯联 D++ 轮融资进账 6.5 亿元,青岛汇铸、青岛得厚、九江鄱湖、长沙经开等国有资本,以及诺哲瑞英、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新加入股东阵营。此轮融资完成后,特斯联投后估值达 216.19 亿元。

至此,企业上市前的融资轮次已达 11 轮。

股权结构方面,IPO 前艾渝合计持有特斯联 26.61% 股权。中国光控旗下的湖南光控、Beta Technology、光控众盈四号、光控众盈五号及天津光特,合计持股 25.8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四、年入 18 亿," 要做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盈利的 AI 公司 "

从商业化推进来看,特斯联的业务规模化发展已初具规模。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 至 2024 年期间,公司营收分别为 7.38 亿元、10.06 亿元及 18.43 亿元,三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58%。

以销售合约执行口径统计,同期新签约客户数量分别为 175 家、193 家及 194 家,截至 2024 年末,在手订单规模达 23 亿元。

业务布局上,特斯联已形成 AI 产业数智化、AI 城市、AI 人居、AI 能源等多元板块,其中核心的 AI 产业数智化板块表现突出。2024 年该业务收入达 16.4 亿元,较 2023 年的 6.24 亿元实现 162.9% 的大幅增长,成为现阶段最主要的营收支柱。

然而在资本热捧的背后,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的现状仍需关注。尽管通过多轮融资持续补充资金,但受限于自身 " 造血 " 能力不足,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财务压力显著。

2022-2024 年,特斯联净亏损分别为 23.87 亿元、8.03 亿元及 21 亿元,同期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依次为 9.83 亿元、6 亿元及 9.73 亿元。

对于持续亏损,招股书解释称,主要源于几方面因素:

其一,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竞争性定价策略,在优质客户的标杆性 AIoT 项目中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导致短期毛利率承压;

其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 AI 大模型、绿色智算体等核心技术攻关;

其三,提升品牌影响力及拓展国际市场产生的销售营销费用;

其四,包括员工股权激励、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现金支出,以及受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投资物业减值损失。

客户层面,近三年新签约客户规模保持稳定,2022-2024 年客户总数依次为 224 家、330 家及 342 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度呈现上升趋势 —— 同期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58%、44.5% 及 70.6%,其中第一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从 18%、17.1% 攀升至 29.7%。

好在行业层面正释放积极信号。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中国 AIoT 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8210 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1.39 万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11.1%;预计 2023-2028 年,公域 AIoT 市场规模将以 12.8% 的年复合增速扩张,2028 年突破 7440 亿元。

全球市场则更为迅猛,Grand View Research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全球 AIoT 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超 31.7%,展现广阔增长空间。

招股书显示,此次 IPO 募资将聚焦两大方向:一是强化研发能力,重点投入 TacOS 系统、绿色智算体及行业大模型的技术攻坚;二是加速商业化落地,包括开发新场景应用、扩充国内销售团队、拓展海外市场及完善生态体系建设。

尽管行业前景可期,但盈利难题仍待破解。

此前艾渝曾经放出过 " 狠话 ":" 特斯联要做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盈利的 AI 公司 "。

如今,随着上市进程推进,这只重庆超级独角兽距离资本市场更近一步。

谈及投资人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艾渝曾将其过程比作看世界杯:

" 作为旁观者,看到梅西带领团队经历了各种挑战,最后修成正果,令人非常兴奋,但他的那种快乐和我们在电视屏幕前体会到的肯定不一样。"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