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俄朝结成军事同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月28日,朝中社甩出一张王炸:朝鲜武装力量部队参加了收复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并“胜利结束”。这是朝方首次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参战。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标志着俄朝军事同盟已公开化。

回顾一下。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俄朝两国首脑会晤,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协议》,就已经宣示了两国军事同盟的结成。

协议第三条规定,如果缔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受到武力侵略行为的直接威胁,将立即启动双边谈判通道,目的是根据受威胁一方的要求协调彼此立场,并就为消除威胁提供互助的可行性措施达成协议。第四条规定,如果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受到单个或多个国家的武力入侵而处于战争状态,另一方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和朝俄国内法,立即采取一切手段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

这两条无异于把两国绑到了同一战船上,必须同舟共济,生死与共。

关于朝军入俄作战的消息,自去年8月份就传得满天飞了。

自2024年8月6日乌克兰人攻入库尔斯克以来,他们已经在这块俄罗斯的领土上战斗了超过8个月。在这期间,乌军称共给俄军造成了62400人的伤亡,且俘虏了983人。

这让克宫觉得很没面子,夺回库尔斯克被占领土成为当务之急。但当时战线拉得过长,俄军一心要巩固在乌东四州的占领,难以调集重兵反攻库尔斯克。

于是10月份,大约1万人的朝鲜特种兵部队悄悄抵达俄罗斯,先进行适应性训练,然后进入库尔斯克前线。

上万人规模的军事调动,美国的卫星肯定拍了个一清二楚,但当时俄朝双方都否认朝鲜军队参战。

12月,乌军无人机清晰拍到库尔斯克前线的“高丽人面孔”,泽连斯基本人还在社交媒体发了乌军无人机精准打击朝鲜士兵的视频。当时克兰方面发布消息称,在库尔斯克方向,朝鲜军队三天内阵亡50人,47人受伤,截至16日,朝鲜援俄部队的总伤亡人数已经超过200人。

但俄朝双方还是不承认朝军参与了俄军的军事行动。

直到12月26日,乌军方在一场战役中抓获一位朝鲜军人,揭开了朝军参战的暗幕。这位战士受伤很重,后来被带到了基辅进行救治和检查。根据韩国情报局与乌克兰的情报机构的反复确认,这名军人确实是朝鲜人。过了几天,在库尔斯克的一次战斗中,乌克兰部队又抓获了另外两个朝鲜军人。和第一个俘虏一样,这两个人都受了重伤。一名男子拥有一张假俄罗斯军队的证件,而另外一名男子没有证件。他们宣称,他们的原定目标是去俄进行一次“联合军演”,却没想到会被派往前线。

这下坐实了朝鲜参战的消息。

即使这样,朝鲜对参战一事一直讳莫如深,也许惮于西方舆论上的指责,也许是出于两国的军事保密协定。

直到最近,在库尔斯克战事延续了8多月后,战场形势趋于明朗,朝军任务圆满完成,才大大方方地承认了朝军赴俄参战的事实。

当地时间4月26日,俄罗斯军方宣布已完全收复此前被乌克兰军队攻入的库尔斯克地区。

同日,朝中社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出席了“新型多用途驱逐舰”的下水仪式。这艘5000吨的战舰配备了“最强武器装备”,能够容纳数十个垂直发射单元,且“全靠我们的力量与技术,仅用400多天成功建成”。

喜事连连。4月28日,俄朝两国同时官宣,承认朝鲜援军参战。朝鲜的百万人民军,已经成为普京最强外援。

朝中社当天援引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27日一份书面声明说,按照朝鲜国家元首命令,朝鲜武装力量部队参加库尔斯克地区收复作战,为收复俄罗斯联邦领土作出重大贡献,“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各条款精神”。

声明说,库尔斯克地区收复作战胜利结束,“是彰显朝俄两国牢固战斗友谊和两国人民的同盟关系、兄弟关系(所达到)的最高层次战略高度的历史新篇章”。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6日表示,朝鲜士兵在库尔斯克州作战,为俄军收复该州作出重大贡献。

26日早些时候,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向俄总统普京汇报已收复库尔斯克州时说,朝鲜军人根据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为击溃库尔斯克州乌军提供了巨大帮助。

俄多位军事高管高度赞扬了朝鲜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英勇、坚韧、忠诚。

那么,问题来了:俄朝结成军事同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笔者认为,俄朝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好,朝鲜秘密出兵俄罗斯也好,双方都不可能瞒着中国。换句话说,肯定事先与中国进行了通气协商,得到了中国的默许。

回想2018年,朝鲜领导人与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晤后,朝鲜领导人三个月内三次访华,与我国领导人在北京、大连接连会谈,通报金特会情况,商讨半岛无核化和持久和平问题。这样罕见的频繁会面,说明朝鲜的重大决策,绕不开中国。

在重大问题上,朝鲜问计于中国,是一个传统。

2011年,朝鲜《劳动新闻》头版刊登了一段话:“白头山血统是我国革命的永恒血统,我们不管任何天下风云也要纯洁的继承白头山血统,并坚决持续下去”。

白头山,就像我国的井冈山一样,是金日成进行抗日救国的根据地,金正日也出生在白头山,因此“白头山血统”便成朝鲜最核心的政治论述。另一方面,在朝鲜的政治文化中,“白头山血统”也就是金日成的家族血统,因为白头山不仅是金日成抗日革命根据地,还是金日成儿子金正日的出生地。因此,白头山血统所代表的的金日成家族血统,便成为了朝鲜人民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家族血统。

金日成在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深情地写道:“东北的山野,是我度过二十多年的地方,是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历尽千辛万苦的地方。这个无异于我的故乡的山野,有着许许多多我怀念的往事。”在白山黑水共同的战斗岁月中,金日成与著名抗联将领杨靖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金日成曾说过:“我国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杨靖宇在共同的抗日斗争中所建树的丰功伟绩。”

鉴于对政治与家族血统的坚定继承,朝鲜绝不会轻易背叛中国。再加上五十年代抗美援朝结下的生死友谊,志愿军近20万英灵随时在三千里江山叩问朝鲜的良心,所以我们相信朝鲜同志会世代珍惜中朝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朝鲜拥有现役部队130万人,位居世界第四;特种部队20万人,规模居世界之首。这次出征俄罗斯的就是特种部队一部;朝鲜的炮兵与导弹集群可以轻松覆盖整个首尔;朝鲜还具有一定的核打击能力,可以威慑日美。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朝鲜是保持东北亚战略平衡的重要力量。

而朝鲜与俄罗斯结成军事同盟后,增强了整个亚欧大陆对抗美日、北约的力量。这次是朝鲜帮了俄罗斯,将来朝鲜半岛有事,俄罗斯也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出手帮助朝鲜,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减轻了我们应对东北亚不确性的压力。

而实际上,中俄朝构成了隐形的军事三角,保持战略沟通,互相策应,应对共同的威胁。只不过我国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不久前,普京曾明确表示,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近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中俄关系再次定调通告全球,“中俄永不为敌”。张汉晖大使明确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历史逻辑不会改变,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内生动力不会减退。

中俄朝三国现役部队总数可达450万,比美国、北约(不含美国)、日韩澳新加起来还多,是一支任何国家和集团都不可忽视的力量。

俄朝结成军事同盟,我们不干涉、不参与,但对于我国来说并非坏事,从战略平衡的角度来说,对我国是有利的。

总之,我们乐见反美的力量日益增强。